批改作業(yè)不應止于將“×”改成“O”
zs-bk.com?2013-09-28 08:41? 張連洲?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本學期開始,,滬上小學全面啟動小學一,、二年級“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日前,,一位小學老師反映:新學期,,學校規(guī)定老師批改課堂作業(yè)時,不能用“×”,,只能用“O”,。有教師質疑,難道連孩子面對自己錯誤的勇氣也不用培養(yǎng)了,?(9月27日《新聞晚報》) 由過去打“×”,,變?yōu)槿缃翊颉癘”,這樣一個細微的變化,,卻在老師群體中引起了強烈震動??梢?,推進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哪怕是向前邁開一小步,,教育部門和學校都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 事實上,,由打“×”變?yōu)榇颉癘”,,其尊重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心理的善意,,是顯而易見的。別看“×”和“O”僅是個符號,,卻包含有獨特的感情色彩,。比如,老師“×”,,表示“絕對否定”,;如果打“O”,則表示“指出錯誤”,。顯然,,相比“絕對否定”,“指出錯誤”更中肯,、更溫馨,、更人性化,因而學生更容易接受,。問題是,,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東西,老師并不樂意接受,,這就是“教”與“被教”之間存在的矛盾,。而推進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就是為了解決這些矛盾,。 不可否認,,一些老師反對將打“×”改成打“O”,主要是他們已經習慣打“×”,,很難改變這種習慣,。這些老師從小處講,是怕自己出錯,,有失師道尊嚴,;從大處講,是一種安于現(xiàn)狀,、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表現(xiàn)。 因此,,將打“×”改成打“O”,,理應得到較好的推行,并得到老師的支持,,不必過度解讀,。相反,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是,,學校不應止于將打“×”改成打“O”,。也就是說,,老師在批改課堂作業(yè)時,不能滿足于“指出錯誤”,,還應該批注錯誤的原因,,并列出正確的答案,便于學生對照和真正弄懂試題,。當然,,這需要老師付出更辛勤的勞動。這也是教師職業(yè)崇高的真正體現(xiàn),。(張連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