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色大廳事件說起
www.fjnet.cn?2013-09-27 08:05? 姜 巖?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近日,,一些中國文藝團體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自娛自樂”演出的消息陸續(xù)被曝光,只要花錢就能在金色大廳演出的事實也引發(fā)關注,。有媒體更將“金色大廳”戲稱為“金錢大廳”。 其實,,對于奧地利人乃至全歐洲人而言,,金色大廳并不能與“世界音樂圣殿”畫等號。它的管理者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是個商業(yè)性團體,,只要交付兩三萬歐元的場租,,無論音樂技能高低,任何人都有機會在這里彩排三個小時,、演出兩個半小時,。 事實上,金色大廳事件只是諸多“世界級”品牌光環(huán)破滅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日益融入國際社會,,中國人對世界的了解逐漸加深,一些原先被誤傳或被有心炒作出的品牌或形象也逐漸褪去華麗的外衣,,部分以商業(yè)模式運營的各類國際獎項和國際排名正呈現(xiàn)出更為真實的一面,。 應該說,在歐美國家,,對一些文化活動,、獎項等進行商業(yè)化運作實屬正常,有的能夠始終保持水準,,而有的則更多“向錢看”,。堅持水準至上、輔以商業(yè)運作的項目多能持續(xù)發(fā)展,,又擁有一定口碑,。比如,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項目的商業(yè)運作不能說不成功,,而“世界紀錄”的稱號也不全是花錢就能買來的,。 金色大廳的商業(yè)行為無可厚非,但國內(nèi)一些人將其作為“世界音樂圣殿”熱炒,,中國文藝團體過度追求來此“鍍金”,,一時間讓大廳人氣“爆棚”、聲譽有損,,則值得人們反思,。 據(jù)介紹,近年來國內(nèi)團體和個人在金色大廳的演出頻繁,,甚至還出現(xiàn)過一天之內(nèi)演出兩場“中國新年音樂會”的現(xiàn)象,,演出水平參差不齊。中國團體在金色大廳的演出也難以吸引觀眾,,送票行為普遍,,有些演出甚至出現(xiàn)演員們互為觀眾的現(xiàn)象,,令人咋舌。 當然,,中國文化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堅持藝術水準,,不一味追求“亮相世界舞臺”,多少會少走彎路,、少交學費,有助于我們的文化得到更多認可,,有助于我們的文化人得到更多尊重,。 (新華社記者 姜巖)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7]咱的文化團體去金色大廳秀啥
- [ 09-25]揭秘維也納金色大廳:任何人只要付場租便可演出
- [ 03-17]李克強步入金色大廳向記者揮手致意
- [ 11-17]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宴會歡迎奧巴馬
- [ 11-07]給錢就能開演唱會的金色大廳證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