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認購遇冷還需商家主動出擊來加熱
www.fjnet.cn?2013-09-24 18:00? 黃 濤?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愛心認購在包括廈門在內(nèi)的多個地方遇冷,,多少折射出愛心和社會信任的尷尬現(xiàn)狀。從互動角度來說,,從待用快餐外來務工人員,、乞丐不接受、不信任到逐漸被接受的過程來看,,愛心認購還需商家的主動宣傳,,特別是社會信任來持續(xù)加熱,,傳遞善舉。在信譽和信任的雙重考驗之下,,“待用公益”這個公益模式應該怎樣持續(xù)下去? 報道提到,,一開始根本沒有人相信有這么好的事,,經(jīng)過員工耐心解釋才有人愿意主動上門認領(lǐng)快餐,。由此來看,或者是受惠者缺乏了解渠道,,或者是出于自尊心考慮不愿上門,,或者是因語言交流等難以有效溝通,。總之,,商家和受惠者的距離還沒有消除,常規(guī)化的愛心助人,、受助者溝通方式還沒建立,。而破解這一難題不僅需要受惠者擺平心態(tài),更需要商家反思,,怎樣改變方式讓愛心不再成為擺設(shè),在傳遞愛心的基礎(chǔ)上再進一步,,將現(xiàn)有的愛心助人方式落到實處。 比如,,商家可以通過聯(lián)系社區(qū),,點對點找到孤寡老人,并聯(lián)合社工一起上門,,為受惠者做出實實在在的行動。在服務對象可能經(jīng)常出入的地方如火車站,、天橋等處做宣傳。通過先跟一些語言交流,、溝通正常的受助者開始嘗試,,然后再推廣到更多群體。正如文中張譽旺的做法,,不光靠員工派送,,還可以請工幫忙口頭宣傳,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就把他們請到店里來拿東西吃,。當然了,,這需要人財物力方面成本。 總之,,如果商家真心想做實實在在的好事,就不能坐等受助者上門“索要”,,而是需要主動出門宣傳,推動更多關(guān)聯(lián)人士參與,,主動宣傳,、廣泛發(fā)動,。相信持續(xù)一段時間以后,,待用公益費將會被真誠的付出和充分的信任“加熱”,,成為叫好又叫座的好事,。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4]“待用公益”遇冷信任危機是“元兇”
- [ 08-13]“待用公益”何時才能成為“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