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走進盲人的情感世界
zs-bk.com?2013-09-13 09:24? 李思輝?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盲人需要的不是廉價的同情,,而是起碼的尊重;不是得到煽情式的幫助,,而是享有應得的社會資源,,正常地生活在人群之中。 最近,,由畢飛宇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推拿》在央視熱播,,收視口碑俱佳。一部關注盲人按摩師群體的作品在眾多的影視劇及觀眾挑剔的眼光中脫穎而出,,再一次證明,,非典型性的社會生活樣本具有較大的市場張力,。 對文藝創(chuàng)作而言,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樣本抓取,,其次才是構思,、邏輯以及手法、技巧,。社會生活是紛繁復雜的,,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者和攝影師一樣,要在預設的相框內(nèi)取景,、選樣本,、做減法。有的作品選擇的樣本是宏觀的,,有的則是微觀的,;有的是典型性的,有是則是非典型性的,;有的是宏篇史詩,,有的則是動人小調(diào)。文藝創(chuàng)作如果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而非刻意“與生活保持距離”,,不妨去抓取非典型性的社會生活樣本,。 和《推拿》選取盲人按摩師這一社會樣本一樣,前些年轟動一時的電視劇《女人不再沉默》選取了遭遇性騷擾的女性,,電視劇《失樂園》選取了艾滋病患者,,這些都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局部,而且都是非典型性的局部樣本,。這樣的作品既能給人應有的藝術熏陶,又常常能拓展人們對某個群體的認識,,且有益于彌合社會群體間的溝壑,,促進社會的融洽與和諧。 以《推拿》為例,,這部作品移植了原著的特點:深刻,、細膩、接近真實,、隱秘的悲憫表達,。該劇聚焦一個盲人推拿院,展現(xiàn)了盲人這一特殊群體不為人知的內(nèi)心世界,。沙復明的豁達友善,、芒來的自卑脆弱、王泉的責任擔當,、張一光的聒噪不安,、都紅的美麗善良……一個個人物串起的瑣碎故事,,闡明了一個嚴肅的道理:理解盲人,而不是簡單地同情他們,;關愛盲人,,而不是把他們看作社會的累贅。 需要正視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對盲人的需求的確知之甚少。很多人不了解盲道的用途,,常常占用盲道停車,、擺攤,一些城市的盲道在施工中被損毀,,有的甚至直接通向危險區(qū)域,;在公交車上、地鐵里以及其他公共場合,,我們常常忽略對盲人群體的關照,,有時還擠占他們應得的社會資源;社會過分地強調(diào)“盲人要自食其力”,,有意無意地把他們當成社會的累贅,,凡此種種傷人不淺。盲人需要的不是廉價的同情,,而是起碼的尊重,;不是得到煽情式的幫助,而是享有應得的社會資源,,正常地生活在人群之中,。 我國約有500多萬盲人,是盲人最多的國家,,而社會為他們做得還遠遠不夠,。從這個角度說,《推拿》又是一部具有“時評”色彩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它抓取盲人這個非典型性的社會生活樣本,,帶領我們走進他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激活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人道精神和悲憫情懷,,為全社會做了一次深刻而細致的精神按摩,。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文藝生態(tài)下,一部作品能夠理性且溫暖地詮釋如此嚴肅的社會課題,,實屬難得,。 |
- 責任編輯:林錦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6]女盲人帶導盲犬進地鐵遭拒 網(wǎng)友倡允導盲犬乘地鐵
- [ 08-27]北京盲道被指設計不合理 盲人稱走盲道就是作死
- [ 08-19]五旬盲婦點火燒草禍及林地 自首被判三個月拘役
- [ 08-12]金黔公益習慣愛系列活動之“聽見愛 我為盲人讀本書”活動啟動
- [ 07-30]盲人被調(diào)崗做“視頻后期制作” 向公司索賠12萬
- [ 07-12]盲人攀巖者征服920米巖壁 6天吃喝睡均懸空
- [ 07-11]盲人攜200斤裝備攀巖6天 成功登上千米高峰(圖)
- [ 07-01]我的盲人朋友為何不敢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