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裝備”不應成為95后大學新生的標簽
zs-bk.com?2013-08-19 22:45? 程振偉?來源:荊楚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本月底開始,,國內各大高校逐漸開始開學報到,又一撥90后揣著,、背著,、穿著嶄新的各類“新式裝備”入學。除去學費的各類消費以一萬元作為起步價,,家長連呼“上不起”,。在一家國有銀行工作的王先生,今年女兒考上了廈門的一所大學,,按照王先生提供的賬單,,女兒入學前購買的衣服:大約3500元;購買iphone5手機,、筆記本電腦:大約14000元,;購買旅行箱:1380元;配眼鏡,、隱形眼鏡及隱形眼鏡藥水:1760元,;化妝品:大約2000元,;購買生活日用品、床上用品:1500元,。(8月18日新華網(wǎng)) 如今的父母真不容易,,且不論前段時間媒體報道的上大學前所需的巨額投資,考上了大學,,除了為孩子支付數(shù)額不菲的學費,,還得花錢為孩子上大學配置“新式裝備”,而且基本以2萬打底,,差不多是很多普通家庭將近“四個月的工資”。95后大學新生不拼學習“拼裝備”折射出當今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偏移,。 “拼裝備”拼的是衣服,、手機、筆記本電腦,、化妝品,、奢侈品,文章開頭提到的王先生為女兒配置的“裝備”不僅對農村出身的大學新生家庭,,就是對城市普通家庭而言,,也算“奢侈”,筆記本電腦就花去14000元,,難道買的是專業(yè)技術人員工作必備的電腦,?化妝品花去了2000元,難道這位大學新生上的是戲劇表演學院,?這些“裝備”有多少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必需品,?又有多少對普通家庭學生而言反而是奢侈品? 貌似并無必要的“拼裝備”大行其道,,因為它說到底就是“拼爹”,、“拼面子”,父母若不是富商,、金領,、政府要官或強勢國企員工,能為子女配置的起堪稱豪華的裝備嗎,?比如名牌服裝,、高檔化妝品、豪車,、大學附近的高檔住宅,;本來生活就緊巴的普通家庭向大學新生標準配置看齊,咬咬牙為孩子配備了還算過得去的物件,,其實就是在“拼面子”,,如此,,上大學對這樣的家庭而言在學費之外又多了一重負擔。 上大學的主要目的是求知,,為未來走進社會儲蓄能量,,在知識面前,大學新生都是平等的,,“拼裝備”是否會帶來學生之間事實上的不平等,、不公平?比如,,老師是否會從新生“裝備”的標簽上讀出誰是“富二代”,、誰是屌絲,并區(qū)分對待,?裝備更好的學生是否會更加自信更加討喜并獲得更多更好的鍛煉機會,?裝備好壞是否會成為隔開富足家庭與一般家庭學生,城市家庭與農村家庭學生的鴻溝,,并讓他們之間的交往總覺別扭,,并在處于弱勢地位的一般家庭和農村家庭學生心中留下陰影呢?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 “拼裝備”不應成為95后大學新生的“標簽”,,我們還記得那個“恰同學少年”的五四時期的大學生們?他們都是清一色的校服,,不論出身富貴貧賤,,他們可曾“拼裝備”?出身普通家庭的青年毛澤東可曾因“裝備不好”而自卑,?我們是否記得《中國合伙人》中后來成為社會精英的成冬青剛到大學報到時的農民行頭,?“拼裝備”是當今無處不在的“拼爹”行為的前移,對處于長見識,、建立價值觀關鍵時期的大學新生而言,,“拼裝備”于他們的成長不利。大學新生正處在“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年齡,,如果要“拼”,,那就“拼學習”、“拼理想”,、“拼實干”,,而不是拼建立在“拼爹”基礎上的所謂的“新式裝備”。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