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的想象力
www.fjnet.cn?2013-08-12 07:19? 肖 暢?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在這個創(chuàng)下60年來最熱“中伏”的夏天,,到長江之上消暑度夏的市民已有5萬人,,較往年同期增加30%。精致的游輪,,清爽的江風(fēng),,絢麗的夜景,這些讓長江游成為莫大的享受,。武漢江上游的熱情正在被喚醒,。 武漢兩江交匯,自然資源稟賦好,但事實上,,不少人近距離接觸長江的機會,、熱情不是很多,甚至都沒覺得長江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關(guān)系,。我是每天過江的,,但僅限于在大橋上俯瞰一下江景。現(xiàn)在地鐵通了,,我都幾乎不必親見長江的模樣,。武漢已有幾座跨越長江的大橋,還有在建的,,交通發(fā)達的同時,,也意味著長江越來越像個“過道”,跨越它的時速越來越快——長江真的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天塹”了,。 臨水的城鎮(zhèn),,多以水而興,以水聞名,。南京之于秦淮河,,上海之于黃浦江,倫敦之于泰晤士河,,武漢之于長江,、漢江,甚至鳳凰之于沱江,,都是如此,。很多城鎮(zhèn),因此孕育了特有的水文化,。所謂文化,,是人創(chuàng)造的,水文化來自人與水的相處,,是近距離接觸的產(chǎn)物,。秦淮河的燈影燭照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游客,。當(dāng)年朱自清與俞平伯比賽散文,,寫下同題文章《槳聲燈影的秦淮河》,,成為千古絕唱,。但很難想象,他們是在岸邊,、橋上寫下此文,,竟至于從未泛游其中。 近代以來,一些臨江的城鎮(zhèn)先后開埠,,武漢,、上海等慢慢孕育出特有的碼頭文化。早期的武漢碼頭,,人頭攢動,,繁忙的貨運織成了一副武漢的“清明上河圖”,絢爛的生活圖景曾在長江邊上呈現(xiàn)?,F(xiàn)在看到的一些歷史圖片,,仍然叫人喟嘆。很可惜,,隨著長江經(jīng)濟的沒落,,武漢的碼頭格局也隨著時間而消逝。今天上海的黃浦江,,碼頭格局被旅游格局替代,,但它依然繁華,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到此,。傳統(tǒng)以浦西為代表的黃浦江景觀,,現(xiàn)在轉(zhuǎn)移視線至浦東,明珠塔作為一種新的地標(biāo),、視覺象征出現(xiàn),,意味著黃浦江舊貌換新顏,改革開放后重生的上海換著方式孕育了她的水文化,,穿梭如織的游輪讓人目睹著新時代的“大上?!薄?/p> 最近大黃鴨特別火熱,,大黃鴨游歷世界,,但我們能記住它的身影所在,可能還是倫敦泰晤士河,、香港維多利亞港等地,。大黃鴨作為這些歷史文化名河、名港的錦上添花之物,,顯得異??蓯郏啾戎?,它的設(shè)計我以為倒是無足輕重,。今天的泰晤士河上,一些稀奇古怪的活動隔三差五地展開,,有的是體育,,有的是游戲,。英國人可能未必刻意地要尋找泰晤士河的存在感,只是他們的生活從來就是如此豐富多趣吧?,F(xiàn)在維多利亞作為港口的功能還在,,同時身兼旅游的特色。而當(dāng)年香港市民反對填海運動也以此為重鎮(zhèn),,也有很多歌曲圍繞它而書寫,,維多利亞港所承載的香港精神和香港記憶,又遠遠超越旅游,、開發(fā)的意義,,積累了更加厚重的水文化。 武漢近些年來,,對長江沿岸的開發(fā)和規(guī)劃,,力度空前。長江沿線的景觀,,比往年好得多,。最近火熱的兩江游,更把我們重新帶到江中,,讓我們得以親臨長江而觀看這座日益變化的城市,。我希望,長江不再只是一個“天塹”,,一個“過道”,,一個一直存在卻無法觸摸的存在。長江,、漢江,,兩江交匯,這是我們對外界介紹武漢的書寫,,但有些東西其實無法具體書寫,,需要你親自來看看,來感知,,而你身臨長江的動力,,源自城水交融的水文化之吸引力。 |
- 責(zé)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4]長江水域再遭“死豬”入侵 尸體腐爛惡臭熏人
- [ 08-01]湘黔鄂渝四地爆發(fā)旱災(zāi) 長江防總啟動Ⅳ級應(yīng)急響應(yīng)
- [ 07-29]長江中下游降水減少 葛洲壩下游水位同期下降5米
- [ 07-26]武漢長江大橋25日實測溫度61℃ 1小時衣服全濕透
- [ 07-21]今年長江最大洪峰將于今天出現(xiàn)
- [ 07-18]重慶:長江上的夫妻“美容師”
- [ 07-17]毛澤東暢游長江紀(jì)念日 中外“泳士”挑戰(zhàn)天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