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也應(yīng)有 “中國好聲音”
zs-bk.com?2013-08-06 11:14? 采桑子?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近日,,央視推出節(jié)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結(jié)果小選手中有“把詞典來回翻了三遍”,也不能利索地寫出正確的漢字,。參加現(xiàn)場體驗團的成人們,,再一次體驗了什么叫做“提筆忘字”。(8月5日《揚子晚報》) 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詞,,如今也讓許多人提筆就犯難,。作為一個以漢語為母語,,生活在中國的公民,無論你是學(xué)生還是成人,,無論是否與文化教育沾邊,恐怕都很難超然物外,。 成因何在,?有些人首先會想到使用電腦的緣故。如今許多人都是使用電腦來“碼”字的,,很多輸入法通過聯(lián)想,、提示功能,可能讓你不會寫的字詞迅速跳出來,。許多字看起來“寫”對了,,其實認真起來,根本是不會寫的,。 另外,,在電腦聊天,、自媒體書寫中,,人們對寫字本來就沒有過高的要求,甚至于將錯就錯大面積地自以為是地“通假”,,還曾被當成是一種時髦的網(wǎng)絡(luò)書寫,。這樣的一種電腦書寫,怎么可能確保漢字的純正,,怎么可能確保漢字書寫的正確性呢,? 在漢字的問題上,比較可怕的趨勢是積非成是,,將錯就錯,。正確的讀法、正確的寫法,,能堅持的人本來就比較少,,而一些大眾傳播渠道,卻又常見錯別字誤導(dǎo)公眾,。你不堅持正確的書寫,,謬誤就會乘虛而入,這實在是漢字和漢語言文化的莫大尷尬,。 作為一種電視現(xiàn)象來觀察,,這些年,我們的電視傳播更是不無責任的,。為了收視率,,為了彌補少得可憐的創(chuàng)新力,眾多電視臺熱衷于克隆綜藝節(jié)目,不惜花費巨資引進海外的綜藝模式,。在此,,我無意于一概否定一些節(jié)目的價值和娛樂意義,但是電視臺除了唱歌,、跳舞,、相親之外,已找不到觀眾熱心參與,、收視率可觀,、順便有教育意義的原創(chuàng)節(jié)目,似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以此為鑒,,我以為,一些節(jié)目,、一些事情完全可以多一些文化堅守,,成為文化教育領(lǐng)域里的“中國好聲音”。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