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攔截反映問題的群眾,,值得期待
www.fjnet.cn?2013-07-31 08:50? 石城客?來源:北京青年報 我來說兩句
29日,南京市出臺《南京市委市政府黨員領(lǐng)導干部防止脫離基層和群眾“五個一律”的規(guī)定》,,明確要求,,從現(xiàn)在起,官員下基層調(diào)研,、督查等活動,,一律不得安排打前站,不得攔截反映問題的群眾,,不得超過兩輛隨行車輛(7月30日《文匯報》),。 古有草民攔轎喊冤,今有上訪者哭跪官員,。如今,,下基層的官員越來越多,普通民眾見到官員并不稀罕,,在“信訪不信法”的心理支配下,,有的上訪者見了官員如見救星,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訴苦喊冤,,但常見的一幕是,,有的上訪者還沒靠近官員反映問題,,就被粗暴拉開,事后甚至被拘留,。喊冤不成反惹禍上身,,實在悲催。 如今南京市專門出臺規(guī)定,,明確提出“官員下基層調(diào)研,、督查等活動,一律不得安排打前站,,不得攔截反映問題的群眾”,確實頗有勇氣,、頗顯誠意,,亦謂有的放矢。群眾反映問題不得攔截,,有兩大好處,。其一,可以紓解上訪者的憂愁和冤屈,。即便面見官員喊冤,,還是應該回歸到法治軌道,但官員的傾聽以及過問,,有時確能使上訪者的苦境改善,;其二,可以聆聽到真實聲音,。攔截反映問題的群眾,,官員周邊如果全是被安排好的歌德派,哪里還能發(fā)現(xiàn)真相,? 其實,,不得攔截反映問題的群眾,只是常識重申,。前不久,,中央紀委信訪室正局級紀律檢查員、監(jiān)察專員兼副主任張少龍表示,,嚴禁到來訪接待場所和公共場所攔截正常上訪群眾,,“堅決糾正一切‘攔卡堵截’正常上訪的錯誤做法?!惫裆显L是合法權(quán)利,,上訪者多是因為權(quán)利受損才不得不上訪,壓制只會激化矛盾,,疏通才會減少怨氣,。 一般來說,,官員下基層應有三個層次。一是接接地氣,,充充電,。基層是最大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到群眾中去,應拜群眾為師,、向群眾求教,。二是傾聽民意,為民辦事,。下基層,,不能走過場,也不能簡單察看了民情,,就揚長而去,,而應該傾聽群眾的真實心聲,了解其所思所想,、所求所愿,,更應該真心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三是清理作風之弊,,掃除行為之垢,。在基層可以檢驗工作得失,對查出來的問題,,應積極整改,。由此可見,傾聽并解決上訪者反映的問題,,本就應是官員下基層所該面對的一種責任,。如果下了基層,高高在上,,不傾聽民意,,不解決問題,這樣的下基層就會淪為形式,。 南京出臺規(guī)定,,要求不得攔截反映問題的群眾,契合了民意,,必將受到民眾歡迎,。但是仍需厘清的是,如果有人攔截了反映問題的群眾怎么辦,?如果群眾反映了問題石沉大海,、得不到解決怎么辦,?如果官員下基層走馬觀花、根本就不給群眾多少見面的機會,,群眾如何反映問題,? 7月30日的南京晨報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與市民群眾直接打交道的一線單位的負責人“街道書記”,市民想見他們,,并反映問題難不難,?29日,記者以轄區(qū)居民身份,,探訪了南京10個街道黨工委書記,,有7次未能如愿?!邦I(lǐng)導開會去了”,、“不知道手機”是工作人員最常用說辭。連記者見街道書記都那么難,,一般的民眾呢,?還能奢望那些官員主動走下去和民眾打成一片嗎,?因此,,群眾反映問題不得攔截的規(guī)定值得叫好,但只有貼地而行才是真的好,。 石城客(江蘇 職員)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30]“反面典型”助力群眾路線“正道前行”
- [ 07-29]“法官上餐桌審案”是真正的群眾路線
- [ 07-29]“形式主義”大會里開“群眾路線”小會,?
- [ 07-29]28歲最美海警張旭為救落水群眾犧牲 孩子剛兩歲
- [ 07-29]“低標準”車改也要走群眾路線
- [ 07-29]讓群眾“讓車位”,怎能走好“群眾路線”
- [ 07-28]甘肅天水暴洪災害致22人死亡 上萬群眾避險轉(zhuǎn)移
- [ 07-28]天水暴洪災害致22人死亡 受災群眾每天補助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