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會容不得戾氣泛濫
www.fjnet.cn?2013-07-29 10:21? 嚴 力?來源:人民網(wǎng)評 我來說兩句
?因為停車糾紛,,就把人家的孩子當街重重摔在地上,;因為懷疑隔壁老人偷了自己的錢,就一把火把敬老院給燒了。近期,,像這樣的極端惡性事件不時發(fā)生,,一再震擊著社會的神經(jīng),各種各樣的反思由之而生,。 “戾氣”,,成了輿論對這些極端行為的一個普遍評價。不管是當街摔童,,還是因疑縱火,,起因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都有可以妥善解決的辦法,,可結(jié)果卻發(fā)生了一個口角引發(fā)的血案,、一個念頭引發(fā)的慘劇,實在令人痛惜,。所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有點火星就能炸,、有點不順就走極端,、有點糾紛就訴諸暴力,,個別人心靈之扭曲,,行為之乖張,手段之殘忍,,更是令人憤慨,。 透視這些個人極端行為,人們驚詫于人性惡的一面,,警覺于放任言行所導(dǎo)致的嚴重后果,。戾氣太盛,情緒極化,,就會被狂躁,、報復(fù)、狠毒等心魔控制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以殺人,、放火、引爆等方式宣泄心中的負情緒,;戾氣噴發(fā),,帶來的是災(zāi)難性的后果,毀了自己,,更傷及無辜,,甚至危及社會,。 比如,這些極端事件受害者,,常常是婦女,、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讓人想起社會心理學(xué)中的“踢貓效應(yīng)”,。一般而言,人的情緒會受到環(huán)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當一個人的情緒變壞時,,潛意識會驅(qū)使他選擇下屬或無法還擊的弱者發(fā)泄。這樣就會形成一條清晰的憤怒傳遞鏈條,,最終的承受者,,即“貓”,是最弱小的群體,,也是受氣最多,、受害可能性最大的群體。 在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走極端,、用暴力,從來都不是受到認可,、值得鼓勵的解決問題方式,,讓老弱婦孺去承受不良后果,更是不可容忍的,。戾氣帶來的社會傷害,,已經(jīng)突破了法律和道德的雙重底線,沖擊著公序良俗,,如果放任縱容,、聽之任之,將會導(dǎo)致極端思維盛行,、暴力行為泛濫的“破窗效應(yīng)”。這些個案,,在紛繁復(fù)雜的中國社會中,,雖然是極少數(shù),但其負面影響卻是不可小視的,。 日前,,公安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開展夏秋社會治安整治,,強調(diào)對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等行為,,要采取果斷措施,堅決打擊、絕不手軟,,表明了以法治正能量捍衛(wèi)社會平安的鮮明立場,。在當前極端惡性行為易發(fā)、多發(fā)的形勢下,,這一部署針對時弊,,既必要又及時,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贊同,。 另一方面,,也應(yīng)正視社會戾氣背后的心理癥結(jié),以及更為深層的道德失范,、社會不公,、維權(quán)困境等問題,采取價值觀建設(shè),、心理疏導(dǎo),、維護公平正義、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等多種方式綜合施策,,不斷激發(fā)文明理性的正能量,,從而為化解非一日之寒的戾氣堅冰打下堅實基礎(chǔ)。 |
- 責任編輯:王麗云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6]德國惡性案件頻發(fā) 分析稱經(jīng)濟危機加劇極端行為
- [ 09-10]最高法:拆遷遇極端行為應(yīng)立即停拆
- [ 09-09]最高法:征地拆遷強制執(zhí)行中遇極端行為等應(yīng)停止
- [ 09-09]最高法:須慎用強拆手段 遇極端行為應(yīng)停止執(zhí)行
- [ 05-06]傷不起,!盤點高房價下的極端行為
- [ 04-01]學(xué)生自殺早戀越來越多 警惕極端行為“彌漫”
- [ 04-01]學(xué)生自殺早戀越來越多 警惕極端行為“彌漫”
- [ 04-01]學(xué)生自殺早戀越來越多 警惕極端行為“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