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商店”,,無關道德和誠信
www.fjnet.cn?2013-07-19 10:15? 侯文學?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進貨,、做橫幅,、貼告示這些費用一共花了5000多元,,店內(nèi)丟失錢物總價值大概400元,上個月加上這個月要交的房租一共600元,,而目前收入不足200元,。”截至7月16日,,張沙沙在石家莊的“無人商店”,,剛好開業(yè)一個半月,整個算下來一共虧了近千元,。盡管如此,她仍表示:“我這可以叫‘商業(yè)性公益’,,我肯定還會開下去,!”(見2013年7月18日《中國青年報》) “無人商店”,當然不是張沙沙的首創(chuàng),,近期各地創(chuàng)辦“無人商店”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湖南長沙一位家庭主婦在居民小區(qū)內(nèi)開設了一家名叫“韓日家居”的無人商店,;云南昆明一家名為“誠信驛站”的無人商店,開辦在影院的旁邊……今年6月1日,,26歲的張沙沙拿出兩個多月的工資,,仿照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的“無人商店”,也在石家莊市橋西區(qū)北橫街“復制”了一家,。然而,,她的小店也與各地的“無人商店”一樣,業(yè)績并不理想,,不僅丟失錢物,,還出現(xiàn)了醉酒流浪漢賴在店里不走。 有人認為,,“無人商店”是衡量顧客“道德水準的標尺”,,是“反映城市誠信的鏡子”。實際上,,在當前的社會和市場環(huán)境下,,與道德和誠信并無必然聯(lián)系。從商也運營看,,“無人商店”需要的是普遍的誠信和較高的道德水平作為前提,,也就是顧客在無店主和外界監(jiān)督情況下,遵守市場等價交換原則完成交易,。但在分配不公,、貧富差距較大和人口流動加速的“陌生人”社會中,只能是一種美好的愿望,,難以運營,。而現(xiàn)代社會更多是依靠以法律為主的“契約”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道德、誠信只能作為輔助手段,。 拋開道德,、誠信、丟失錢物等,,張沙沙石家莊的“無人商店”,,還存在許多具體問題。諸如,,經(jīng)工商部門檢查,,“無人商店”至今沒有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亦即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而且在沒有取得工商部門《食品流通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食品,,店內(nèi)食品擺放、衛(wèi)生條件也不合格.......目前,,工商部門已責令其盡快整改,,如果仍未達標,其銷售的食品將強制下架,。 張沙沙等人開辦的“無人商店”,,與時下美國正在推廣“無人超市”不同。美國的“無人超市”是建立在防彈玻璃護罩,、多角度攝像頭和對違法行為的嚴厲制裁基礎上的,,符合當前商品經(jīng)濟和市場運行的規(guī)律,但國內(nèi)出現(xiàn)的“無人商店”則缺乏必要的市場要素和制度保障,,因此不具備持續(xù)經(jīng)營的能力,,因而也就談不上提高人們的誠信和道德水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8]河北石家莊無人商店一個半月丟失400元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