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藥企成本能否降下藥價?
www.fjnet.cn?2013-07-09 08:33? 李 龍?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 藥改要想降下藥價,,把虛高的政府指導價先降下來,這才是最關鍵所在,。另外,,國家也應當提高對廉價藥的扶持力度,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廉價藥“降價死”,。 國家發(fā)改委日前公布,,為了解和掌握藥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成本、價格及有關情況,,及時制定調整藥品價格,,將對60家國產藥企業(yè)和進口藥品代理企業(yè)開展成本價格調查。業(yè)內人士稱,,此次調查或為未來的藥價改革鋪路,。 對藥企進行摸底調查,這已不是第一次了,,幾次調查后,,藥價都有所調整,因而這一次公眾也寄予了厚望。實際上在2011年國家發(fā)改委曾經發(fā)布《藥品出廠價格調查辦法(試行)》,,但不管是前幾次的摸底,還是調查辦法的出臺,,都是基于藥企自己的申報,,發(fā)改委只是根據藥企報送的價格進行核實。而這一次發(fā)改委則是親自深入到藥企進行摸底,,摸底對象不僅僅包括藥品出廠價和成本,,連財務制度等也被納入調查之列,應當說是最全面最徹底的一次,。 主動對藥品出廠價和成本進行摸底調查,,當然是好事。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原來以前藥品出廠價和成本都是靠藥企的自覺,,這很是有點讓人不可思議:其一,靠藥企自己申報的價格有多大的真實性,?這本身就是個疑問,,畢竟企業(yè)都是追求利益的,那么虛報成本和出廠價是不是常事,?其二,,倘若對藥企報送上來的價格都信以為真,并以此制定藥品的政府指導價,,那么就很容易導致藥價虛高,。換句話說,藥價虛高的推手就不只是藥企,,政府指導價也無形中充當了推手,。 所以,深入藥企摸底成本和出廠價既是對以前聽憑企業(yè)“自說自話”的一種糾偏,,也是藥價改革的應有之意,。很難想象,連藥品的真實成本都不掌握,,就談什么藥價改革,,這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 弄清藥品出廠價和成本是降藥價的最基本前提,,但真要想降下藥價,,僅有這些恐怕還遠遠不夠。眾所周知,,藥品價格包括成本價,、出廠價、批發(fā)價、招標價,、政府指導價,、醫(yī)院采購價、零售價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成為藥價虛高的推手,,更有人直指,在這其中,,政府指導價虛高是“藥價暴利”的源頭所在,。比如說,媒體報道的湖南湘雅二醫(yī)院發(fā)生的“天價藥品案”,,出廠價僅為15.5元一瓶的小小蘆筍片,,能在公立醫(yī)院里賣到213元,利潤高達1300%,,其主要原因正是湖南省物價局給其定的投標報價指導價格為136元,。給予藥企一定合理的利潤空間,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政府指導價高出出廠價的8倍,,這就很不正常了。本來,,政府指導價應該是保護患者利益的,,現(xiàn)在卻成為推高藥價的最大“黑手”,因而藥改要想降下藥價,,把虛高的政府指導價先降下來,,這才是最關鍵所在。 此外,,在幾輪的藥企摸底和藥品調價后,,很多廉價藥或者消失,或者改頭換面不降反升,,此輪摸底會否帶來同樣的“降價死”現(xiàn)象,,值得關注。眼下許多國家已建立了廉價特效藥儲備制度,,那些不可或缺的廉價藥大多由政府指定一些大的藥企生產,,藥品本身并不賺錢,但是政府可以在稅收,、資金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這樣就可以保證讓患者能夠用上便宜藥。因而,,在降低高價藥價格的同時,,國家也應當提高對廉價藥的扶持力度,,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廉價藥“降價死”。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3]治理藥價虛高越快越好
- [ 10-22]破解藥價“暗扣”重在招標監(jiān)管
- [ 12-21]戳穿藥價暴利之盾的矛在哪里,?
- [ 12-18]“降藥價”網能否倒逼藥價降低,?
- [ 12-16]“降藥價”網站,一個不該紅火的網站
- [ 12-02]降低藥價招標方案屢遭否決的N種猜想
- [ 11-24]調查藥價更應疏通基本藥物供應渠道
- [ 11-22]藥價虛高,,集中招標成壟斷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