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消費與潛規(guī)則
www.fjnet.cn?2013-06-26 17:13? 孫海峰?來源:每日甘肅 我來說兩句
孫海峰 報載,,武漢一論壇上一位家長發(fā)帖訴苦,,孩子的幼兒園老師結(jié)婚,挨個邀請孩子參加,,面對這樣的“逼問”,,家長是去還是不去?短短幾天內(nèi)就引起300多位家長回帖,,不少家長也表達自己遇到類似事件時的無奈,。 老師結(jié)婚,竟要孩子們湊份子,,這實在令人哭笑不得,。不過,世俗之舉竟已蔓延到幼兒園,,卻值得我們警覺,,而此類事件頻發(fā),則折射出當下人情消費的泛濫,。 談及人情消費,,想必諸君皆有類似經(jīng)歷。親朋好友家中有了紅白喜壽事,,要準備送禮,;同事、領導家中有這種事,,也要送禮,;若遇到“有力人士”操辦大事,則更需重視,,不僅要送禮,,而且要送重禮。送去的是鈔票,,買回的則是面子,、關系以及辦事時的諸多方便。由此,,人情消費便成為打通關節(jié)的橋梁,,拉近關系的紐帶,求人辦事的方便之門,,而隱藏于其后的各種潛規(guī)則,,也可以順理成章地大行其道了。 我們中國人素來重視人情,,因為有了人情,,就可以用來交換。往小了說,,當你要操辦紅白喜壽事時,,以往接受過你禮金的人家,,自然會慷慨解囊,送出的人情也便得到了報償,;往大了說,,有意識地利用人情消費,,送出金錢,,則可以最短的時間融入各種“圈子”,從而為自己織一張密不透風的關系網(wǎng),,并由此獲得種種方便和利益,。久而久之,一種“有熟人好辦事”的社會潛規(guī)則,,也披著人情往來的外衣,,逐漸形成、發(fā)展,、壯大了,。 |
- 責任編輯: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07]人情消費引發(fā)廣泛討論 收禮送禮雙方都不堪其擾
- [ 05-02]禮尚往來變?nèi)饲閭?人情消費攀升加大中國人負擔
- [ 03-05]逾5成人感覺人情消費負擔重 倡導親友間免禮節(jié)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