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熱回應冷處理”影響政府公信力
www.fjnet.cn?2013-04-03 11:36? 劉 喆?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年初,,不少媒體都盤點過一些著名的“爛尾新聞”。在這些事件中,,一些地方“表態(tài)多,,后續(xù)跟進少;道歉多,,問責整改少,;調(diào)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公眾關切的后續(xù)調(diào)查成“半拉子工程”,,調(diào)查結(jié)果難覓蹤影。新華社報道稱,,“熱回應冷處理”目前已成為一些政府部門應對熱點事件的工作套路,。(中國青年報 4月2日) 冷處理是處理公共關系常用的手法,貿(mào)然使用不僅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往往還會將事態(tài)引向失控的深淵,。“熱回應冷處理”,,這是政府對自身責任的逃避,,是對本身能力的不信任,,更是對人民賦予權(quán)力的褻瀆。 把冷處理用到國計民生的問題上,,即便能暫時引開公眾注意力,,但終究不能遏止群眾探尋事實的步伐,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僅溝通,,不解決;只回應,,不處理,,這是輿論被動的開始,只會讓政府的公信力一點點的淪喪,。公眾不禁疑惑,,既然作為政府敢于承認問題、回應質(zhì)疑,,那么為何不敢積極解決問題呢,?真相封鎖不了,人民利益必須保障,,這必然的職責究竟有什么好回避的呢,?危機過后的爭分奪秒才是政府應有的姿態(tài),困難面前的不懈努力才是億萬群眾最根本的期盼,。 面對公共危機,,絕不能“熱回應冷處理”,。要以坦誠的態(tài)度,,積極的處理來爭取公眾的理解。也只有敢于認錯,,勇于改錯的政府才會讓公眾感受到自身權(quán)利的被尊重,,才會讓今后工作的開展更順暢,獲得更多群眾的支持,。 |
- 責任編輯:唐麗萍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4-01]成都龍舟大廈爛尾19年“復活” 變身為天府國際
- [ 04-01]成都龍舟大廈爛尾19年“復活” 變身為天府國際
- [ 04-01]成都龍舟大廈爛尾19年“復活” 變身天府國際
- [ 03-29]揭秘華語影壇著名"爛尾片":"私人定制"差點爛尾
- [ 03-26]熱點事件“尚在調(diào)查” 不要成為“爛尾”的序曲
- [ 03-26]“尚在調(diào)查”不要成為“爛尾”的序曲
- [ 03-22]為買學位房簽下合同 買“二手房”竟然也是爛尾
- [ 03-15]盤點那些爛尾電影 命運多舛最后都不知道去哪了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