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民生是“中國夢”的現(xiàn)實溫度
zs-bk.com?2013-03-06 16:23? 楊 凱?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溫家寶總理作了他十年總理任上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報告,。 數字比文字更有說服力,。這份報告也使用了大量的數字,一方面梳理過去5年的成就,,一方面預期今年的發(fā)展,。比如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3.5%的預期低于去年,,雖然高于去年2.6%的實際漲幅,,但在物價上漲壓力下,這一預期仍然顯示了政府控物價的決心,;比如今年養(yǎng)老金提高10%,,這已經是“九連漲”,從中不難看到“以人為本”的發(fā)展觀念,;再比如保障房新開工今年要達到630萬套,,這對處在住房焦慮中的普通百姓來說,也是好消息……十八大以來,中國人經常說,,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那么,這些數字表明,,對民生問題的求解正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中國夢”提供了現(xiàn)實的溫度。 “中國夢”是中國人的遠大目標,。要實現(xiàn)夢想,,得一步一步來,必然經歷不同的歷史階段,。100多年前,,“中國夢”首先是解決“挨打”的問題,通過革命戰(zhàn)爭和民族解放戰(zhàn)爭,,我們國家獨立自主了,,別人不敢欺負了;60多年前,,“中國夢”面對“挨餓”的問題,,通過社會主義建設,通過改革開放,,我們發(fā)展起來了,,在國際上能響亮發(fā)聲了;現(xiàn)在,,“中國夢”往前更進一步,,不僅要解決在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也要使每個中國人的夢想更有基礎,、更有方向,。因此,中國人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通過進一步改革開放,,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中國的老百姓更富足,、更安全,、更快樂、更有信心,、更有活力,。 “中國夢”還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中華民族要完成偉大復興,,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與共同體中的每一個成員有關,。有人說,“美國夢”強調個人主義,,“中國夢”強調集體主義,,然而,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也正是“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如果每個人都能免除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每個人的夢想都能找到落實的地方,,“中國夢”就能像水滴匯集,,化作絢麗的彩虹。我們常說,,“高手在民間”,,13億中國人民的智慧、力量,,凝聚起來,,釋放出來,那將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壯麗景象,。 溫家寶總理回顧過去5年工作時坦陳,,“經濟社會發(fā)展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其實,,發(fā)展總要付出代價,,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不奇怪。不管是大問題小問題,,還是老問題新問題,,老百姓真正關心的,,都是民生問題,。有些是直接的,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物質生活,,比如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治理,,社會保障要完善,住房,、醫(yī)療,、教育、就業(yè),、食品藥品安全等各領域內的突出矛盾要化解,;有些是間接的,影響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和發(fā)展預期,,比如收入分配不公給大家心情添堵,,官員腐敗帶來社會風氣惡化,,利益固化導致機會平等喪失等等。因此,,重視和解決這些民生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在很長時間內,,都將是中國各級政府最大的民心工程,。 “得民心者得天下”。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反之亦然,,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風清氣正的社會環(huán)境鼓舞人心,“中國夢”的溫度傳遞開來,,讓大家心情舒暢,、努力創(chuàng)造,國家的未來會更美好,。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