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為“暗訪”,,又何須“暗示”,?
zs-bk.com?2013-02-06 15:22? 蔡其言?來源:新華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蔡其言 據(jù)《重慶晨報》24日報道,,湖北省黃石市《東楚晚報》刊登一篇名為《距國家暗訪組來黃檢查只有98天……》的新聞,暗訪的消息提前三個月曝光,,變成了通知,,讓網(wǎng)友大呼“這個暗訪有水平”。 所謂暗訪,,即暗中調(diào)查尋求有效信息,,是在不告知時間、地點,、人員的前提下突擊訪查,,其目的是去偽存真,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而在新聞中,,“距國家暗訪組來黃檢查只有98天……”這句話透露的“機密信息”未免過多,既為“暗訪”,,又何須“暗示”呢,? 其實打著“暗訪”的旗號明察早已不是新鮮事,提前通知早作準備已然是各地的通行做法。上面睜只眼閉只眼,,下面事先準備招待周全,,到最后當然是一團和氣,樣樣都好,,但這樣的過場又何必要走呢,,這樣的檢查又有何存在的意義呢? 回歸這個新聞的主題,,“創(chuàng)衛(wèi)”對于一個城市提升品位,、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是件好事,可偏偏“好經(jīng)”被“念歪”了,,政府刊登新聞表面以示鼓勵,,實則暗示該臨時抱佛腳了;暗訪組提前“吹風”,,實際上已經(jīng)失去了訪查的時效性,,失去了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的機會。 “八項規(guī)定”的出臺,,是為了促使社會形成“不圖虛名,、不使虛勁、不務虛功,、不搞政績工程”的和諧風氣,而“透明的暗訪組”卻與之背道而馳,,形式檢查無異于花錢做乖面子,,換來的只會是無價值不真實的信息。真正的暗訪無須“暗示”,,在田間地頭,、在農(nóng)屋草野問計于民才能切實挖出問題和真相,才會得到群眾的支持和信任,。 |
- 責任編輯:唐麗萍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