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長輩式”的年味問候又如何
zs-bk.com?2013-02-01 08:39? 白靖利?來源:燕趙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工作怎么樣,?對象找到?jīng)],?工資拿多少?房子買在哪兒,?……”許多人回家過年都要面臨一番關(guān)心和“拷問”,。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今年有網(wǎng)友組織了一次大反攻,,變被動拷問為主動反問,,引爆微博熱點。 “拷問年年有,,今年何其多”,。事實上,長輩的關(guān)懷從未離開,??峙略S多人都有過年夜飯時拿成績單換壓歲錢的經(jīng)歷吧,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長輩們關(guān)心的內(nèi)容從考試成績逐漸轉(zhuǎn)向工作情況和生活情況罷了,。 有網(wǎng)友吐槽“年味變淡,功利味兒漸濃”,,這種情況并非今時今日才有,。諸位小時候恨之入骨的“別人家的孩子”正是家長們攀比的結(jié)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親戚朋友如此,,街坊鄰居亦是如此,。確實有一些大媽級的人,,喜歡以打探別人家孩子的隱私獲得心理上的愉悅,,甚至將孩子成就的比較當做茶余飯后的談資。 或許那時候還小,,諸多“80后”,、“90后”最多只是在心里生點悶氣。年紀變大后“反抗”意識逐漸強烈,,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這種郁悶不斷強化。歷經(jīng)多年中西文化融合洗禮后,,年輕人的自我意識也在增強,。許多長輩關(guān)心的工作、婚姻狀況,,都被認為是隱私,,不愿被多問。 許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過得并不如意,,而家中少問世事的長輩都以為他們風光無限,,誰也不會與“房奴”、“屌絲”等身份聯(lián)系起來,。即便是古代,,出門在外的人也容易被親朋好友當做“有出息的”。魯迅就有同感,,在《故鄉(xiāng)》中,,“迅哥兒”回到了闊別二十多年的故鄉(xiāng)后,“豆腐西施”大聲嚷道:“啊呀呀,,你放了道臺了,,還說不闊?你現(xiàn)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還說不闊?” 當然,,長輩們都是善意的關(guān)心,,并希望以自身的經(jīng)歷給予年輕人一定的指導(dǎo)和建議。然而,,在世事變遷以及代際溝通頻頻出現(xiàn)問題的前提下,,這種關(guān)心注定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許多在外打拼一年的年輕人,,回家只是渴望一份寧靜,,感受一下家庭的溫暖,卻因為長輩們“轟炸式”的關(guān)心,,盼望回家變成了恐懼回家,。 長輩們的關(guān)心已成為一種多年的習慣,,讓他們一下子改變恐怕不大現(xiàn)實。不談?wù)摴ぷ骱蜕?,關(guān)心如何體現(xiàn),?沒有了這兩樣最重要的話題,長輩們又能與小自己一兩輩的“80后”“90后”們談些什么呢,?如此看來,,需要做出改變的應(yīng)該是年輕人自己。 面對長輩們熱切的關(guān)心,,我們應(yīng)當給予體諒和理解,。不理不睬不合適,這又將陷入“無話可談”的狀態(tài),,甚至讓長輩們以為孩子不愿搭理自己,。不回家躲避“拷問”也不可取,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xiāng)過年,,不但自己感覺凄涼,,也失去了維系親情的一個重要機會。 被眾多網(wǎng)友推崇的“反拷問”行動,,恐怕也只是過過嘴癮而已,。一則,問不恰當?shù)膯栴}不禮貌,;二則,,面對長輩,我想沒幾個人敢問“夫妻關(guān)系是否和諧”,、“更年期過得還順利嗎”等問題吧,。畢竟,中國還有尊卑有序的傳統(tǒng),,一不小心就成“大不敬”了,。 要想過好年而又不被過分的關(guān)心困擾,有兩個辦法可行,。太極的精髓就是“四兩撥千斤”,,如果能輕巧地將問題回避過去,甚至用一種旁人察覺不到的方式將問題拋給長輩,,或許能躲過一“劫”,。但依我看,我們應(yīng)放平心態(tài),,學會適應(yīng)這種中國特色的年味問候,,并同長輩進行換位思考:他們并非希望你取得多大的成績,只是以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關(guān)心,。老老實實地匯報情況,,告訴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才能讓他們理解和放心。退一步說,,為了回家過年,,千山萬水都跋涉回來了,,幾句嘮叨怕什么呢,?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