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課桌去上學”打了誰的臉
www.fjnet.cn?2012-09-12 17:31? 張 杰?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9月1日,中小學傳統(tǒng)的開學日,,湖北省麻城市順河鎮(zhèn),、河南省孟津縣麻屯鎮(zhèn)、山東省鄆城縣等地的部分中小學生,,除了“背著書包上學堂”之外,,還“不約而同”地“背著課桌去上學”,,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開始了新學年的第一課,。 可能是雜七雜八的穿越劇看多了的緣故,最近看什么都似乎帶著一種“習慣性穿越”的眼光,,包括這則并不起眼的消息,,依稀覺得這樣的情景似乎很熟悉。筆者30年前上小學一年級時,,在地處豫西山區(qū)家鄉(xiāng)的那個欠發(fā)達小鎮(zhèn)上,,確乎有自帶桌椅上學的事情,所不同的是需自帶的只是椅子,,“背著課桌去上學”卻從未有過,。 30年前的情景“穿越”再現(xiàn),按理應該“于我心有戚戚焉”并好好懷舊,、唏噓一番,,但面對孩子們的苦痛,,面對一些地方農(nóng)村教育的尷尬與無奈,筆者卻絲毫沒有這樣的沖動,,一則“背著課桌去上學”畢竟打了當?shù)卣哪?,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幸災樂禍總不厚道,;二則苦難當前還能“一不留神”微笑,、“逗”工作人員放松的“表”哥畢竟屬于少數(shù),一向眼窩子淺的筆者注定沒有這樣“高深”的“定力”與“修為”,。 這些年來,,“教育是立國之本”、“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等口號,,我們耳朵都已經(jīng)聽出老繭來了。實際情況如何呢,? 不能不承認,,無論是實行城鄉(xiāng)免費義務教育,還是在農(nóng)村推廣“兩免一補”,,乃至今年教育經(jīng)費占GDP首次達到4%等,,無一不折射出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長足進步,這是大家公認的主流,,充分顯示了我國對教育的重視,。但“一俊并不能遮百丑”,整體的進步卻無法掩蓋局部的落后甚至不作為,。就拿這些孩子們不得不“背著課桌去上學”的地方來說,,縱是說出一朵花來,當?shù)亟逃度氲牟蛔?、對教育的不重視,,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事關國家和民族明天的大事被如此忽略,,這里的教育不僅僅窮在金錢上,,更窮在缺乏思想,窮在缺乏遠見,,窮在缺乏責任,。 行文至此,突然想到了一個行將消失的名詞:干店,。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路邊,,有一些簡陋、收費低廉的小旅店,,設施往往是一屋一床一燈而已,,連睡覺最重要的被褥都需自帶,,被稱之為干店,目前已經(jīng)基本絕跡,。對比這個東西,,如何稱呼需自帶課桌、凳子的教室,,恐怕也很是有些尷尬和雷人,,更甚的是,它還一直這樣怪異而悲涼地存在著,,何時徹底消失還不得而知…… 問題如何解決,?估計很多善良的人第一反應是“咱們捐點課桌吧”。雖然愛心可嘉,,但以我之見還是打住吧,。一來如果事關國家民族根本的義務教育都要靠慈善來解決,那當?shù)卣烤惯€能做些什么,?還要做些什么,?二則對義務教育投入的問題,我國已經(jīng)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規(guī)來約束,,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被“打臉”而沒面子的問題,,而是嚴重的不作為和失職,沒有被“打板子”已屬僥幸,。解決之道,,還是要讓教育投入與“官帽子”掛鉤,加大問責力度,。這樣,,“背著課桌去上學”才能盡快成為歷史。(福建日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2]從“學生扛課桌上學”到“干部為學生捐課桌”
- [ 09-10]課桌在哪兒
- [ 09-10]麻城真的安排不了學生課桌的錢,?
- [ 09-10]給學生買課桌,,不可轉嫁責任
- [ 09-09]麻城市委書記談3000學生帶課桌上學 其名表可查
- [ 09-09]麻城要求官員認捐學生課桌 承諾兩月內(nèi)更換完
- [ 09-08]湖北麻城將在2個月內(nèi)為當?shù)貙W校配齊標準課桌
- [ 09-08]湖北學生扛課桌上學調(diào)查:父輩桌子女兒接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