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農民工成為城市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www.fjnet.cn?2012-08-24 09:08? 徐 娟?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數量龐大的中國80,、90后新生代基層打工者,,已普遍步入適婚、戀愛年齡,,他們的婚戀交友和兩性觀與同在大都市打拼的白領有何異同,?日前,上海市發(fā)布的《新生代打工者婚戀交友,、兩性觀念調查報告》顯示,,63%的基層打工者處于單身狀態(tài);有對象的37%中,,感情能維持一年以上的只有56%,。(8月23日《大河報》) 數據顯示,全國目前有1.5億外出務工農民,,其中新生代農民工有近1億,,是當今社會最大的流動群體。他們的工作生活直接關系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從社會學角度觀察,,人的社會關系紐帶從以親緣、地緣為主向以業(yè)緣為主發(fā)展,,正是人們的觀念和行動逐漸城市化,、現代化的體現。由此可見,,新生代農民工的擇偶觀念和行為,,也正處于從傳統(tǒng)向現代轉變的拐點。 與父輩們相比,,新生代農民工離鄉(xiāng)土更遠,,卻未必距城市更近。新生代農民工鮮明特點是年紀輕,、文化較高,、觀念更新,城市經歷使他們的婚戀觀更加現代,,但缺乏相應的社會環(huán)境支持,,談一場自由的戀愛、找一個心儀的伴侶,、組建一個溫馨的小家,,對他們中的不少人來說還有些奢侈。這看似是個人選擇的小問題,,實則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大問題,。 造成新生代農民工擇偶難的原因很多,,有“門當戶對”傳統(tǒng)婚戀觀念的影響,有收入低,、工作時間長,、缺乏社交機會等自身條件的限制,有“婚姻擠壓”中人口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的制約,,等等,。但從深層次分析,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最大的“坎”仍然是體制障礙,,他們遭遇的依然是沒有足夠的福利保障,。擇偶難背后是戶籍制度、就業(yè)制度,、教育制度等政策后果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差異的結果,,是他們基本權益得不到保障,享受不到應有國民待遇的結果,。 破解新生代農民工婚戀困局,,在引導他們形成正確婚戀觀的同時,一方面,,要加大改革的速度和力度,,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程度地縮小城鄉(xiāng)差別,,增強社會公眾對農民工作為我們社會共同成員的身份認同,。另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和服務,。比如,開展學習教育培訓,,提高農民工的綜合素質,;加強對企業(yè)的用工監(jiān)督,嚴格落實《勞動法》所規(guī)定的工作時限和帶薪休假制度,,讓農民工擁有一定的戀愛時間,;鼓勵和扶持公共服務機構為農民工免費提供婚戀服務,據了解,,湖北襄樊市總工會長期舉辦“襄樊市外來務工人員鵲橋會”就很成功,,這樣的經驗值得借鑒推廣。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4]調查稱農民工未遇大規(guī)模裁員 用工市場總體平穩(wěn)
- [ 08-23]三農民工打贏維權官司 被公司報復“打入冷宮”
- [ 08-23]我國未現農民工大規(guī)模返鄉(xiāng)潮 回流遠小于08年
- [ 08-23]12名大學生出資訂房助38對農民工夫妻度七夕
- [ 08-22]新白領正在叩響新城市的舊城門
- [ 08-21]農民工父子砌墻時架板斷裂 兩人從24樓墜下身亡
- [ 08-20]南陽小伙學崔永元請農民工吃飯 回應稱不怕質疑
- [ 08-17]城市立法應考慮農民工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