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福利 不怕隱性就怕不公
zs-bk.com?2012-08-15 16:43? 張遇哲?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公務員,、國家企事業(yè)單位的“隱性福利”,,近年來屢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每一次都會引起廣泛的關注或質疑,。如:位于北京鬧市區(qū)、僅為市場價1/8的央企福利房,,每月倒給500元話費的內部手機號,,每年獲財政補貼數(shù)千萬元的機關幼兒園等。而最近的一個例子,,則是審計署披露的:2011年,,中科院以項目名義給在編職工發(fā)放近億元福利。(8月14日《中國經濟周刊》) 作為“某些部門,、單位在政策,、制度之外發(fā)放的各種貨幣或非貨幣形式的收益”,隱性福利范圍相當廣泛,,比如平時發(fā)的手套,、安全帽等勞保用品、過節(jié)發(fā)的粽子,、月餅等時令食品,,都歸為其中。事實上,,隱性福利本身并無原罪,,其作為補充性報酬與服務,合理的存在還能更好地保障勞動者權益,,體現(xiàn)單位對員工的人性關懷,,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員工的歸屬感。 對于隱性福利來說,,不怕隱性怕不公,。正如福利專家指出,“哪個單位不想給自己的職工增加福利?只要不傷害其他社會成員利益,、不觸犯法律就行,。”去年,,阿里巴巴公司推出30億元的“iHome”無息置業(yè)貸款計劃,幫助員工安居樂業(yè),,投入5億元成立教育基金,,一攬子解決員工子女的學前和小學教育問題,對此社會輿論不僅不覺得有何不妥,,還盛贊其富有社會責任感,,積極回饋社會。 相比之下,,機關事業(yè)單位,、國企的隱性福利每次曝光后,之所以會引來公眾的質疑,,深層次原因恰恰是隱性福利造成的社會不公,。這種不公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福利來源不同,。阿里巴巴等私企發(fā)福利花的是自己的錢,,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國企花的是納稅人的錢。長期以來,,公務員“低工資,、多補貼、泛福利”現(xiàn)象備受質疑,。根據(jù)規(guī)定,,同一級別的公務員,其月工資平均值差距不能超過2000元,。但事實卻是,,寧夏一個處級官員的月工資只有3200元,,在江蘇等地卻有1萬元之多,。花納稅人的錢中飽私囊,,加劇了社會對公務員群體的“另眼”相看和隔閡心理,,也在政府機關內部形成“油水單位”和“清水衙門”的兩極分化,挫傷了工作積極性,。 二是福利性質不同,。阿里巴巴等私企的福利屬于社會收入的再分配,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國企的福利則往往破壞了正常的行政倫理和公共秩序。當下,,由于財政制度尚不完善,,很多有收入的部門同時還掌握著對收入的分配權,可以利用其占用的公共資源來充實部門利益,。預算外收入,、小金庫的存在,不僅為濫發(fā)福利提供了來源,,還直接導致“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zhèn)€人化”,,誘發(fā)權力尋租和腐敗行為,。同時,航空公司的員工可以買到便宜機票,;好學校教師把子女安排在本校上學,,這些“近水樓臺先得月”行為,具有嚴重的排他性,,是對其他市場主體和社會個體的不公,。 為什么人們對有些隱形福利“羨慕嫉妒”,對于有些就只剩下“恨”,,這提醒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消除隱性福利,而是消除福利不公,。隱性福利的問題根源,,就在于政策、制度之內的正常福利不夠清晰明確,。只有將勞動者的工資福利等各種收入,,特別是公職人員的全部收入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公開化,,對于違規(guī)搞隱性福利的問責明確,、到位,我們的職業(yè)福利才會發(fā)得清白,,拿得安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0]廣州梅毒發(fā)病數(shù)年增一成 無癥狀隱性患者占半數(shù)
- [ 12-06]網(wǎng)民議房企網(wǎng)上賣房:應付調控噱頭大于實惠
- [ 12-01]我國患艾滋學生和老人比例增加 8成通過性傳播
- [ 07-12]網(wǎng)絡"水軍"生存現(xiàn)狀調查:揭秘網(wǎng)絡言論的幕后力量
- [ 06-29]記者黑名單風波引熱議 網(wǎng)友稱應掃清隱性黑名單
- [ 06-16]穿超短裙涉嫌“隱性營銷” 36荷蘭球迷被拘留
- [ 05-10]我國貧富差距逼近“紅線” 隱性收入五花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