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創(chuàng)新低,,不能“面多了加水”
www.fjnet.cn?2012-08-10 08:53? 沈洪溥?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國家統(tǒng)計局8月9日發(fā)布報告,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4個百分點,。這不僅創(chuàng)下兩年半來新低,更在近兩年半以來首次跌破2%。對此,,多數研究者連聲叫好,,理由是這將為出臺寬松的貨幣政策留出更多空間,有助于宏觀經濟擺脫低迷狀態(tài),。 如果僅僅將物價漲幅回落看成刺激經濟的機遇,,難免陷入機會主義思維不能自拔,很可能忘記經濟政策的目標不僅是高增長率水平,。我們應借機提出三個問題:一是這樣低的物價漲幅指標是正常的嗎,?二是物價漲幅偏低的狀態(tài)是可持續(xù)的嗎?三是物價低則貨幣放水,、物價漲則貨幣收縮的做法是正確的嗎,? 首先,今年以來的物價漲幅反復走低可能并非常態(tài),,而是經濟增速回落過程中,,受到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偶然結果。歐債危機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回落,,紓緩了資源型產品導致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國內產能過剩,、地產調控和自然條件較好的三重因素交織,,又使產成品價格、房租與蔬菜,、肉食品價格等影響消費物價的高權重指標漲幅有限,,這導致了消費物價漲幅反復走低。但也要看到,,一方面,,受歐美經濟不景氣持續(xù)的作用,有關國家釋放流動性,,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概率正在增加,,這將對國際間大宗商品價格產生明顯作用,可能引發(fā)新一輪升勢,。在美國和南美等糧食主產區(qū)氣候條件異于常年的情況下,,糧食和油料作物減產,將可能進一步助推有關商品的漲勢,。 另一方面,,我國近年來國內的生產成本、人工成本,、土地和房產租金,、稅費構成的交易成本等攀升勢頭非常明顯,,這會對消費物價漲幅產生持續(xù)的成本推動效應。同時,,資源產品價格改革推進加速,,也起到“墊高”成本的作用??梢?,盡管7月物價漲幅回落至2%符合一致預期,但或許并非常態(tài),。三季度內,,隨著內外部因素變化,消費物價漲幅將完成“觸底”,。今年的全年物價漲幅回升到3%附近乃至以上,,將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盡管今年三季度內可能形成物價漲幅的底部區(qū)域,,但只要政策應對得當,通脹卷土重來的可能性也非常有限,。一是我國所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環(huán)境已發(fā)生根本改變,從工業(yè)產能到農產品生產能力,,都已告別短缺時代,,多數市場都將成為“買方市場”。二是經濟開放度增加能幫助平抑國內需求波動引發(fā)的物價波動,,這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給我國的重要利益,,堪稱“對外開放紅利”。三是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練,,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利用市場機制,進行物價調控的能力已有了很明顯的提升,,政策工具逐步增多,,這都將有助于我國在較長時期內避免陷于惡性通脹的困擾。 第三,,在未來不易出現嚴重通脹,,但今后的物價漲幅也會較當前低水準有一定提升空間的背景下,要特別注意我國物價問題的復雜性,。我國物價問題每每因流動性問題變得嚴重的根源在于,,實體經濟吸收貨幣能力差,導致每一次貨幣“開閘放水”都直沖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乃至農產品市場,,并直接導致物價高企。久而久之,公眾才將物價問題看作單純的貨幣問題,,政府也每每采取類似“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做法,通過調控貨幣來調控物價,。但對于我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大國而言,,穩(wěn)定物價,解決長期增長中面對的物價問題,,不能急于求成,,要兼顧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就是說,,要在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前提下調控物價,發(fā)揮好預調和微調的政策作用,,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 從現狀看,,在7月份物價漲幅同比上漲1.8%的同時,,住房租金上漲明顯,漲幅達3.1%,。這意味著,,在準備實施降低準備金或降低利率等貨幣寬松政策之前,要特別注意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延續(xù)性,,否則,,光顧著利用物價漲幅較低的“窗口期”,擰開貨幣龍頭去開閘放水,,卻不能成功將新增發(fā)貨幣引入實體經濟轉化為實業(yè)投資,,很可能就會助推新一輪房地產價格上漲,并使居住價格成為下輪物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 總之,,物價漲幅“破2”或許是我們改變以往做法的一個機遇,審時度勢出臺系統(tǒng)性調控政策,,將物價放到宏觀經濟“大棋局”中考量,,或許才是正確的做法。(作者系經濟學博士)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