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白卷”上投射了多少制度“黑影”?
zs-bk.com?2012-07-31 16:02? 王垚烽?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中國代表團(tuán)剛剛經(jīng)歷了奧運首日激蕩人心的四金,、歷史突破和驚天逆轉(zhuǎn),然而,,僅僅一天之后,,爭議和懸疑就出現(xiàn)在關(guān)鍵詞排行榜的前列:在7月29日舉行的女子舉重53公斤級比賽中,中國選手周俊連續(xù)3次抓舉95公斤杠鈴均告失敗,,交出了中國女子舉重隊在奧運會歷史上的第一張“白卷”,,以讓人吃驚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帶有爭議的奧運之旅。而在周俊之前的13名選手一共獲得12金1銀,。(7月30日中國廣播網(wǎng)) 本來嘛,,奧運賽場如戰(zhàn)場,勝負(fù)乃平常之事,。只要過程規(guī)則公平公正,,沒有興奮劑“給力”,沒有黑哨“助威”,,運動員人人賽出風(fēng)格,、賽出水平,那么就算成績不夠理想,,哪怕倒數(shù)第一甚至交了“白卷”也沒什么大不了,。畢竟,只要是比賽總有第一,、最后,,這也就是為何每到體育比賽我們總能聽到“參與第一、成績第二”這一口號的原因,。然而,,人員選拔過程的種種爭議、黑幕卻讓周俊的“白卷”顯得如此扎眼,。換言之,,觀眾的不滿與其說是針對“白卷”本身的,毋寧說是指向其背后那個充斥著利益糾葛和地方博弈的奧運選拔制度,。 根據(jù)報道,,最好成績僅為亞錦賽銅牌的周俊之所以能夠“直升”奧運會,并非憑借超人一等的實力,而是湖南,、湖北以及體總博弈平衡的“結(jié)果”——因為湖南老將王明娟頂替了湖北天才田源參加48公斤級比賽,,作為“補償”,只有一次國際比賽經(jīng)驗的周俊“取代”了實力不俗但籍貫為湖南的李萍,,盡管后者在與此次冠軍祖爾菲婭的交手中保持全勝,。對此我們不禁要問:這難道就是“舉國體制”所標(biāo)棒的“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嗎,? 事實上,,這種出于地域平衡目的的選手“選拔”、“調(diào)整”并非個例,,在乒乓球,、羽毛球、舉重等傳統(tǒng)優(yōu)勢體育領(lǐng)域都曾爆出過各種“讓”金牌,、“讓”名次的丑聞,。這次頂替田源并勇奪舉重首金的王明娟就曾兩度遭此“潛規(guī)則”,苦等8年方才圓了奧運金牌夢,。而另外一些運動員則由于不滿此“道”,,憤而遠(yuǎn)走他鄉(xiāng),代表他國披掛出征奧運,。應(yīng)該說,,這種做法不僅對被替代運動員是一種情感傷害,對“幸運”入選者也未必都是好事——這從周俊的遭際中便可見一斑,。更重要的是,,它玷污了體育的價值和奧林匹克的精神。 體育比賽之所以存在,,其價值在于實現(xiàn)人類的自我突破,,但當(dāng)“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讓位于體育官員的政績考量,,當(dāng)純粹的競技比賽沾染上省市平衡、補償照顧等復(fù)雜的外部因素,,這種突破便套上了“選擇性”的鎖鏈,,體育之美因而黯然失色。從某種意義上講,,“白卷”與黑幕不過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在這黑白轉(zhuǎn)換之間,泯滅的體育價值,、淪喪的奧運精神,、以及“舉國體制”和體育政績的種種骯臟丑陋,無一例外地在周俊這張白紙上投射下重重陰影。 |
- 責(zé)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14]中國舉重開始性感 中國軍團(tuán)開始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