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閱讀名著成為一種奢侈
www.fjnet.cn?2012-07-19 12:33? 馬長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對11671人進行的調查顯示,,56.0%的人坦言“讀圖時代”導致越來越多青少年遠離名著。(《中國青年報》7月12日) 青少年喜歡看圖文書已是不爭的事實,,其實現在成年人對圖文書也青睞有加,,成年人不愛文字愛圖片,成年人閱讀好象進入讀圖時代,。這很讓人懷疑,,那么多的成人是不是懷舊到真要回到童年了?也許很多人真的覺得現實生活乏味到需要用童趣來點綴,? 這是一種很有些尷尬的現實,。很多人幾乎是懶得讀書了,大部頭的經典名著已經很少有人抱了,,即使閱讀經典名著也很多屬于淺嘗輒止,,有的干脆只讀簡介或者“導讀”之類就算讀過名著了。一眼就能看完的文章?lián)碛械淖x者越來越多,,圖畫更容易吸引眼球,。不是么?這是一個一切都要炫目的時代,,廣告文化就是一個最佳例證,。圖像比文字描述更直觀,更易于“看懂”而被人們接受,,而且具有比文字大得多的沖擊力,,強烈地揪住了人們的的視神經。信息的爆炸在使人們眼花繚亂的同時,,也嚇著了很多人,,逃避復雜選擇簡單成了一些人掛在嘴角的夢想。工作競爭的緊張和生活壓力的沉重,更使得人們渴望放松,,渴望給頭腦放假,。而既要有耐心,又要有點想象力的純文字閱讀往往比較費神,,本想休閑的人們恐怕是不愿“自討苦吃”了,。讀圖就輕松多了,當人們無法從生活中感受快樂的時候,,不太費神而又幽默的圖畫至少能叫人擠出幾聲笑來,。 盡管反復有人呼吁國民重視閱讀,還不斷推薦各種“必讀”書目,,國民閱讀率依然不見提升,,反而一再走低。有人倡導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事實有目共睹,,我們的生活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圖像文化——尤以電視文化為代表,已經控制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孩子看動畫片,,女人看電視劇,男人看足球直播,;看新聞,,看晚會,看娛樂,,看旅游,,看法律,看廣告……看不完的節(jié)目,,換不夠的臺,,圖像文化大張旗鼓地向人們的血液里滲透。結果呢,?讀書離生活越來越遠,,眼鏡成了生活甩不掉的累贅。 文字,,這種幾乎任何圖像文化都離不了的最基礎的文化形式,,以主角的身份贏得的卻是人們眼里配角的地位,在網絡時代就愈加不幸,,不僅被肆意篡改,,甚至干脆被符號和圖像取代。曾經有人提出文學要與影視聯(lián)姻,,可人們都擠著看影視新娘,,把文學新郎踩到腳底下了。比如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同名電視劇都熱播了,,可熱讀原著的有幾個,?弄得除了四大名著外,不少人好像不知道中國還有別的古典作品,。小孩子讀唐詩宋詞背詩經離騷念論語史記時有所聞,,那叫“繼承傳統(tǒng)文化”,成人們呢,,摸都懶得摸,,繼承過了? 如今是一切一覽無余,,一切顯而易見,,即便連純文字描述也直白甚而露骨,一點想象余地都不留,,什么含蓄什么委婉統(tǒng)統(tǒng)都成了“遠古文物”。一張光盤可以容下數百萬上千萬的文字,,卻只能刻入幾部電影,,描述同一內容,圖像比文字需要的空間大得多,。道理大概差不多,,如果腦袋里裝了太多的圖像,留給文字的地盤恐怕就要少一些,,會不會把思想也擠得靠邊站,? 我難道是杞人憂天嗎?一方面大家都說要開發(fā)想象力,,另一方面大家好象都不大相信自己有什么想象力,。人們常常說忙啊叫累啊,把讀書當消遣,,讀書時越來越不愿動腦筋,,前面讀后面忘,一點都不肯想象,,書越讀越沒味,,于是干脆不再讀書。而讀圖文書或者看電視就不一樣了,,一眼望去,,盡收眼底,無須苦思冥想也百思不得其解的煩惱,。所謂要發(fā)揮想象力只是說給人聽的,,看到別人“替”自己想象出來,樂得其成,坐享其成,,自己也就解脫了沒有想象力的“包袱”,。沉浸于圖像文化,什么事都急于求成,,根本就不給自己留一點想象的時間,,想象力由放棄而匱乏而墮落了。一句話,,圖像文化遮蔽了人們思考的天空,。 也許讀圖流行不過就是一陣風,但我們不能反思,,閱讀經典名著是需要時間需要耐心的,,但如今的青少年有幾個不在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下喘息?他們哪里有時間去讀經典名著,?而本該言傳身教的成人們又總是找各種借口遠離經典名著,。難道閱讀經典名著要成為一種奢侈生活嗎?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7]拿什么拯救塵封的鄉(xiāng)村閱讀
- [ 07-13]就這樣被“淺閱讀”征服
- [ 06-29]缺乏優(yōu)質閱讀何來德性
- [ 05-23]“網上免費閱讀”對讀者并非利好
- [ 04-25]民間閱讀潮流的興起
- [ 12-14]終結“校車悲劇”的新聞閱讀疲勞
- [ 11-24]“試卷閱讀機”別成“臨時工”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