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yè)典禮 校長們的文藝路演
zs-bk.com?2012-07-02 10:50? 張濤甫?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每到6,、7月的大學畢業(yè)季,,在大學的校園里都會彌漫著濃郁的文藝氣息,特別是那些面臨離別的畢業(yè)生,,似乎人人都是文藝青年,。而畢業(yè)大戲的一個壓軸劇目,就是校長在畢業(yè)典禮上的致辭,。 近年來,,很多校長在做畢業(yè)致辭時,看上去都像一個資深“文藝青年”,,特別是那些名校校長,。另一個現(xiàn)實是:在今天的大學里,大學校長多數(shù)是理工科出身的,。文藝是文科學者的強項,,是理工科學者的短板。而如今,,很多理工科出身的大學校長在畢業(yè)典禮上也大“秀”文藝才情,,掀起了一股畢業(yè)季“文藝”風潮。這顯然不僅是校園青春文學催情的結(jié)果,,它一定層面上反映了如今大學的競爭焦慮,。 本來,大學畢業(yè)典禮例行公事也沒什么大要緊,。做得好是意外的驚喜,;做不好也沒什么壓力。沒有誰真的會拿這個活動來考核校長的政績,。它只是一個象征性的儀式,,形式大于內(nèi)容,誰也不信一所大學靠一兩場漂亮的表演就能青史留名,。 不過,,今天的大學校長卻開始認真起來,他們在意自己在重要場合的形象傳播,,在乎大學的形象推廣,。何以解釋中國大學校長畢業(yè)典禮上的高調(diào)“亮劍”?在其個人旨趣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值得關(guān)注的因由,,其中最值得關(guān)注的是:大學競爭推動中國大學進入形象營銷時代。 中國大學進入了“戰(zhàn)國”時代,,大學之間捉對廝殺已是見怪不怪,,那些排名接近的大學競爭激烈甚至到了貼身攻防的地步。競爭錘煉能力,。這能力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所謂“硬實力”就是一個大學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力,,比如一些硬性的量化指標?!败泴嵙Α笔悄切┛吹靡妳s摸不著的東西,,比如大學精神、氣質(zhì)之類,。這幾年的大學競爭,,除了較量“硬實力”之外,還得比拼“軟實力”,。如果把大學校長的畢業(yè)季賽程中的文藝表演,,放在這樣一種大學生態(tài)中考量,就不難理解其難言苦心了,。 在如今這個高度媒介化的社會里,,大學形象的傳播得依賴媒體的強大傳播力。而媒體傳播有其自身規(guī)律,。媒體需要什么,?需要媒體事件。一年一度的大學畢業(yè)典禮,,做得好,,就可能被媒體看中,進入媒體議程,,進而進入公眾議程,。 大學校長是一所大學的人格化身,自然成了大學重大活動中的主角,。校長如何表演,?有沒有看點和新意?能不能產(chǎn)生好的傳播效果,?首要一點,,就是校長要懂得傳者與受眾之間的雙贏。校長雖然有權(quán)決定說什么,,但他不能決定學生是否接受,學生可以用耳朵和掌聲投票,。如果大學校長都不能感動自己的學生,,何以算作成功的傳播?怎么能打動以傳播為職業(yè)的媒體,?又如何傳播自己所效力的大學的形象,? 為獲得不俗的傳播效果,就得告別單向度的傳播,。大學校長放下身段,,向自己的學生大獻“殷勤”,,用青年學子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思想情感,。這要比高高在上地說正確的廢話,、蒼白無力的套話好得多。于是乎,,大學校長開始文藝起來,,變得風情旖旎。 請看北大校長周其鳳在2011年本科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你們一定不會忘記,,29樓下那鋪滿銀杏葉的小徑,、未名湖的塔影、靜園的草坪,、還有那電教,、理教里悠然的‘學術(shù)’小貓……你們不會忘記BBS上的‘十大’,寢室里熄燈后的‘段子’,,以及在深夜依然隨時滿足你食欲的西門雞翅和小白房,;當然,你們也不會忘記入校時騎著三輪幫你拉行李的憨厚師兄,,還有后來坐在你自行車后座的可愛師妹……” 周校長的演講頗為煽情,,極盡文藝之能事。這種感性,、抒情的傳播策略,,效果可以想見。再加上北大的名校效應(yīng),,媒體反應(yīng)一定不俗,。 大學校長畢業(yè)季的才藝表演是一個不錯的大學形象營銷策略。但這種策略也要警惕被濫用,。本來,,校長的文藝表演是對那種以“傳者”為中心的宣教表演的反撥,是對形式主義灌輸?shù)募m偏,。然而過度使用這種策略,,邊際效用會遞減,甚至會重蹈一種新的形式主義覆轍,。這恐怕是絕頂聰明的大學校長所不愿意看到的,。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