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校教師可評職,,邁出平權第一步
zs-bk.com?2012-06-30 13:21? 練洪洋?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對于廣大民辦學校教師來說,,物質待遇的改善比政治待遇的還原更急切,,畢竟肚子問題比職稱更重要。 28日,,教育部網(wǎng)站發(fā)布了《教育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金進入教育領域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實施意見》,,要求拓寬民間資金進入教育的渠道。文件指出,,民辦學校教師也可以進行職稱評審,,和公辦學校教師享受同等待遇。 借教育產業(yè)化東風,,民辦教育在大一統(tǒng)的公辦教育中撐開一片天空,,經過多年的勃興之后,掣肘民辦教育發(fā)展的“瓶頸”漸次顯現(xiàn),。在諸多焦慮之中,,以民辦學校教師的身份認同困難為最?!胺弘p軌制”下的教育,,公辦教師與民辦教師,不僅是一種身份,、符號差異,,更隱喻附著在身份之上的待遇、福利,、權利等的巨大失衡,。 社會定勢思維下的民辦學校,總是與非正式,、低質量,、唯利是圖等令人不愉快的詞語關聯(lián),民辦學校教師更是如此,。假如說公辦學校教師是“正室”所生,,捧的是“瓷飯碗”(相對于公務員的“鐵飯碗”),那么,,民辦學校教師便是“庶出”,,是教師隊伍中的“臨時工”,,拿的是“泥飯碗”。兩者的落差,,何異十萬八千里,。撇開養(yǎng)老、醫(yī)療,、住房等保障,,評職、進修,、晉升等權益不提,,僅同工不同酬一端,便足以摧毀民辦學校教師“一生的哲學”,。 同樣的學力,,上同樣的課,付出同等的勞動,,僅僅因為身份迥殊——前者姓“民”后者姓“公”,,前者的收入往往不及后者一半。更悲情的是,,此等慘狀看不到邊,,一直延至他們退休,最終寫在養(yǎng)老金上——參加企業(yè)養(yǎng)老保險的民辦學校教師,,其養(yǎng)老金不及同等資歷公辦學校退休教師的一半,。還有什么比同工不同酬更讓民辦學校老師深感徹骨寒意的? 不必細究歷史成因,,同為師者,,“民”與“公”形同冰炭,待遇判若云泥,,是為不可,。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共擔為國家強盛,、民族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之重任,,有著趨同的目標指向與價值追求;民辦學校的學生,,和公辦學校一樣,,都是“國之重器”,不應遭受“雙軌”荼毒,。因此,,“公”、“民”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深壑,既是對民辦教育的矮化,,亦是對教育倫理的逆襲,。同“師”不同命,趨“公”避“私”——民辦教育難以吸引,、留住優(yōu)質師資,,注定了民辦教育永遠無法走出泥涂、洗脫污名,、擺脫配角的宿命,。 “實施意見”認定民辦學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審,、進修培訓、課題申請,、評先選優(yōu),、國際交流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受同等待遇,只是平等政治權利的第一步,?;蛟S,對于廣大民辦學校教師來說,,物質待遇的改善比政治待遇的還原更急切,,畢竟肚子問題比職稱更重要。是以,,在評職等松綁之后,,接下來的光榮任務是:縮小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的物質待遇,保障同工同酬得以實現(xiàn),;提高民辦教師社保水平,,享受公辦教師的各種社會保障,以解民辦教師后顧之憂,;戶籍遷移,、住房、子女入學上,,還民辦教師以公辦教師待遇…… 民辦老師物質待遇的改善,,既要學校不折不扣地落實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保障,公共財政亦可以有所擔當,,對民辦教育作適當扶持,,讓民辦學校有足夠的資金改善教師待遇。2010年上海出臺了一項鼓勵民辦教育發(fā)展的政策,,對每一個學生,,不管上哪個學校,公辦還是民辦,政府都撥給教育經費,。教育投入一碗水端平,,此風可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