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如何回歸常識
zs-bk.com?2009-09-25 09:33? ?來源:武漢晚報 我來說兩句
浙江3位教師用幾個月時間,,梳理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后,,發(fā)現(xiàn)了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各種問題,。教師們稱語文教材價值觀陳舊,用美德“綁架”孩子,。 老師們炮轟的“美德”之不是,其一是真實性問題,。比如愛迪生用鏡子取光給媽媽做手術,本無其事,。陳毅救母也屬虛構。其二是說教性問題,。比如:“云雀媽媽擦去頭上的汗水……”鳥類沒有汗腺,哪來汗水,?《烏鴉反哺》也屬憑空杜撰。其三是陳舊的價值觀問題,,比如課本缺少童趣,,名人偉人事跡遠遠多過普通兒童,。 我對三位老師的敏銳性和大膽建言表示敬佩,。雖然,與其他有些領域相比,,這種“敏銳性”相對而言還是滯后,,但這個問題畢竟被提出來了,。 當然,,說美德“綁架”孩子,,此話言過其實。就語言文字的教育和傳承而言,,從來就不可能有單純的文字教育,所有國家的語文教育都是要“載道”的,,都是要將整個民族的共通價值觀傳遞給后人的,。美德本身沒有錯,只是,,你如何來界定美德的內容,以及用何種方式去表現(xiàn)美德,。 現(xiàn)在,,教師自己意識到語文教學的問題所在,,這個問題,其實不是“綁架”的問題,,而是“滯后”的問題。建國六十年來,,經濟發(fā)展日新月異,,如今,互聯(lián)網誕生,,意識形態(tài)領域發(fā)生變化,,時代價值觀與過去實在不可同日而語,。作為語文教育的載體,教材內容,,尤其是它承載的價值觀,確實應該做新的思考,。當然,這種更新,,并非以網絡文字代替古漢語,,以電子游戲內容代替詩歌為標志,恰恰相反,,應當是以一種“生命力最長久”的價值觀代替時政性的價值觀。 應該說,,教材并不像科技,,更新并非自然規(guī)律。有很多好文章能夠千古不朽,,原因在于,你所載的“道”是時政性的,,還是常識性的,。 對于我們而言,經歷了太多時代的變革以后,,在被各種思潮席卷之后,,有必要回到“常識性”上來,而事實上,,大的社會價值觀也正在回歸常識,。常識這兩個字包含的意思,既有生活常識,,社會常識,,也有歷史常識,,人性常識,還包括人類公認的某些價值觀,。 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說,,越是能穿越時代和政治的常識,越有長久的生命力,,越接近于人的本質。這類常識,,恐怕才是我們最想留給子孫的,也最適合教材,。 (魯珊) (責編:劉寶琴)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1]為何只有總理看出了教材錯誤?
- [ 08-12]人教版語文教材減少收錄魯迅作品引爭議
- [ 09-25]小學語文教材“用美德綁架孩子”,?
- [ 09-11]誰對教材錯誤視而不見?
- [ 09-24]小學語文的真正問題是現(xiàn)代價值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