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80后大學生講述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zs-bk.com?2013-03-20 18:34? 林雪丹?來源:人民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80后的瑪莎曾是俄羅斯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的一名學生,或許是命運的安排讓她當初選擇了中文作為必修外語,,從此便與中國結(jié)下了剪不斷的緣分,。 學習東方語言對于使用字母文字的人來說絕對是個挑戰(zhàn)。瑪莎剛開始學中文時幾乎被各種象形文字迷惑的暈頭轉(zhuǎn)向,,不僅書寫很困難,,要記住每個字的意義更是難上加難。但瑪莎從未出現(xiàn)放棄學習中文的念頭,,她覺得既然選擇了,,就要把它學好。為了提高漢語水平,,除了日常中文課程以外,,瑪莎還在課余時間參加由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組織的漢語中心活動,。在那里既可以免費學中文,又可以結(jié)識很多中國學生,,互相之間可以交流切磋,。2005年,亞非學院漢語中心組織了一場漢語比賽,,來自莫斯科各所高校的眾多中文學生踴躍報名參加,,瑪莎最終以優(yōu)異的表現(xiàn)獲得了一等獎,同時贏得了免費到中國交流學習的機會,。在位于北京的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學習的一年讓她對中國的認識從課本的描述一下變成了眼前的現(xiàn)實,。她說,“剛到北京時,,覺得比想象中要現(xiàn)代化很多,,學校周圍特別熱鬧。不過那時地鐵五號線還沒有開通,,我們外出就先坐車到雍和宮再換乘地鐵,,而現(xiàn)在北京的地鐵已經(jīng)四通八達了”。在北京學習的日子里,,瑪莎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友好,、善良和包容?!拔耶敃r中文還不是很好,,出門走丟了向路人求助時,大家都很熱心的幫助我,。有時跟中國人聊天,,雖然話還是講得不全不清楚,但他們總會耐心地聽完,,并且給以回應,,還會悉心地幫我糾正錯誤?!?/p> 畢業(yè)之后,,瑪莎依舊把自己的生活與中國和中文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現(xiàn)在她在一家俄羅斯媒體負責中文新聞的編輯工作,,然而最重要的是,,因為學習中文她認識了現(xiàn)在的丈夫,一名曾留學于俄羅斯的中國學生,。對于這樣的人生軌跡,,瑪莎開心地表示她很喜歡命運如此的安排。夫妻兩人現(xiàn)在定居于莫斯科,,當問到她今后會不會再去中國時,,瑪莎害羞的說,,“老公在哪我就在哪?!?/p> 除了交流學習的一年,,瑪莎之后又隨丈夫在中國生活了兩三年。這期間,,她目睹了中國的快速發(fā)展,,也感受到中國社會在變化。她認為中國人的適應能力很強,,不害怕改變,,也善于找到適合自己的改變方式。這也是之所以中國經(jīng)濟能夠保持快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原因之一,。“中國人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同時也有著自己的原則,,這使他們不僅不會迷失方向,也能夠適時作出調(diào)整,,不斷完善自己?!?/p> 對于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瑪莎覺得他有著中國人民傳統(tǒng)的一面,那就是勇敢,,勇于正視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很有親和力,讓人們沒有距離感,。兩個國家未來關系的發(fā)展需要增進年輕一代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雙方領導人應該更多地促進兩國青年之間的交流。現(xiàn)在不論是俄羅斯年輕人還是中國年輕人都對西方非常感興趣,,而對對方這個鄰居卻重視的還不夠,,這必然會影響兩國關系的長遠發(fā)展。希望新一屆領導人能夠在這方面給予更多關注,。(人民網(wǎng)莫斯科3月20日電) |
- 責任編輯: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0]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道路 堅定不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 [ 03-20]習近平訪俄一天半有近20場活動 將簽署多項文件
- [ 03-20]彭麗媛將陪同習近平出訪俄羅斯等四國
- [ 03-20]習近平:中美經(jīng)濟關系是兩國關系“壓艙石”
- [ 03-20]程國平:習近平訪俄對兩國關系發(fā)展具里程碑意義
- [ 03-20]俄漢學家眼中的習近平:人們都想接近他都想和他交談
- [ 03-20]專家解讀: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重要宣示
- [ 03-20]習近平會見美財長:經(jīng)濟關系是中美關系“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