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日外交或更趨僵硬 中日關系面臨更大困難
zs-bk.com?2012-10-09 16:15? 霍建崗?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我來說兩句
日本《東京新聞》在兩大黨黨首選前,,曾將雙方9名候選人用坐標軸進行了政治傾向的排列,很有意思的一點是,,野田與自民黨的5位候選人無論是在內政社會還是外交安保領域,,都處于保守這一象限的頂端,也就是說在可預見的未來,,日本必定是由保守派執(zhí)政,。日本政客對中韓等亞洲鄰國的“強硬”,一般體現(xiàn)在歷史問題與領土安全兩個方面,。自民黨內不少的強硬派政治家,,在這兩方面都強硬,安倍是“雙料強硬”政治勢力的代表人物,。 兩黨黨首選舉的態(tài)勢與野田,、安倍的當選,意味著未來中日關系要想恢復穩(wěn)定局面,,將面臨更大的困難,。 首先,兩黨對華政策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差異,,在釣魚島問題上,,自民黨并沒有批評野田的“國有化”本身,甚至認為在“國有化”之后對華應該有更強硬的舉動,。當年小泉執(zhí)意參拜靖國神社,,民主黨曾是堅決的反對派,民主黨與自民黨內主張中日友好的政治勢力一起對小泉的錯誤行徑給予牽制,,并促使安倍在繼任首相之后首訪中韓,,并放棄在擔任首相期間去靖國神社參拜。在可預見的將來,,無論是民主黨繼續(xù)執(zhí)政還是自民黨取而代之,,這種牽制力量已不復存在,因此,,要扭轉目前的情勢有著較大的難度,。 其次,歷史問題存在全面“復蘇”的危險,。在中國的壓力下,,2006年安倍接任首相后,在歷史問題上采取了部分“冷凍”的做法,,在靖國神社問題上采取了較為理性的態(tài)度,,但是在“慰安婦”,、修改《教育基本法》等問題上,安倍卻非常積極,,一度造成與美,、韓、中關系緊張,。而在此次競選過程中,,安倍稱“在擔任首相期間沒能參拜感到非常遺憾”,因此他如果再任首相,,或許會重新挑起參拜問題,。在民主黨內,除了野田等少數政治家之外,,大部分人對歷史問題不感興趣,,但是如果安倍成為首相,,而野田還是民主黨黨首,,或許會對安倍可能的參拜采取與以前民主黨不一樣的態(tài)度。 第三,,日本外交之路可能越走越窄,。這兩次黨首選舉,可以看得到,,野田和五位自民黨總裁候選人都走的是“民粹路線”,,為了爭取作為自民黨最重要的支持團體之一農協(xié)的支持,五位候選人都反對日本加入TPP,,而在釣魚島問題上,,野田和自民黨的候選人們,除了石原伸晃的觀點還顯得稍微理性一點之外,,其他的自民黨候選人幾乎都是在比賽誰最強硬,。兩黨的黨首選舉,受到壓力團體,、保守民意的制約,,候選人為了選勝,基本上就是在迎合民意,。因此日本外交未來可能會變得更為僵硬,,更加缺少變化。(霍建崗)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1]野田佳彥連任民主黨黨首 稱將冷靜對待中日關系
- [ 09-20]日本首相野田擬派特使訪華修復中日關系
- [ 12-23]野田訪華與中日關系
- [ 09-08]日首相野田佳彥擬10月上旬訪華 修復中日關系
- [ 09-07]日本新首相野田擬10月上旬訪華 修復中日關系
- [ 09-02]野田稱美日同盟是外交基軸 望中日關系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