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學者評西方媒體的中國奧運形象:偏見源自傲慢
zs-bk.com?2012-08-05 15:50? ?來源:文匯報 我來說兩句
改變需要時間 文匯報:您如何看待西方傳媒在世界媒體中的話語權,? 雅各布:西方傳媒的確有話語權,。我認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當今國際舞臺上,中國是“后來者”,。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迅速崛起。在此之前,,中國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形象,,對西方世界的影響力也很有限。 西方主流媒體肇始于英,、法等西歐地區(qū),,隨后又播撒到新大陸美國。在這兩三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世界影響力,,最終擁有了如今的話語權。在他們的話語體系中,,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東方國家貧窮,、落后,價值觀念與他們也很不同,。 盡管這10年來,,中國主流媒體逐漸登上了世界舞臺,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已經(jīng)開始傳遞來自中國的聲音,,但與BBC、CNN等西方主流媒體相比,,聲音仍舊微弱,。最關鍵的是,中國媒體不僅需要強大的聲音,,更需要具有影響其他國家,、地區(qū)媒體的影響力,這是關鍵所在,。 就英國而言,,盡管中國希望傳遞自己的聲音,但英國人對于中國仍感到陌生:很多人不知道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為人處世之道,。相反,英國人對于美國就感到很親切,,因為美國的電視劇,、電影、出版物在英國很普及,。舉例而言,,很多英國人沒去過紐約,但他們知道紐約的出租車是黃色的,,但沒人清楚,,上海的出租車是什么顏色的。這就是因為美國電影,、電視充斥著這些符號,,讓英國人無法回避。 1978年,,中國才開始打開大門,、走向世界,這才三十多年,。要改變現(xiàn)狀,,需要時間。 本報特派記者 趙博 (本報倫敦8月4日專電)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05]美國人看不到奧運金牌時刻 網(wǎng)絡發(fā)起反NBC運動
- [ 08-04]威廉夫婦看一場換一套衣服 媒體對其品頭論足
- [ 08-03]英國辦奧運會省錢更會賺錢 賽場附近商場關門晚
- [ 08-02]倫敦市長稱英未過分爭奧運獎牌顯節(jié)制禮貌品格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