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建設開放型工會:架起兩岸職工心靈的橋梁
zs-bk.com?2012-08-06 10:08? 肖玉保 丁文清 黃永樂?來源:工人日報 我來說兩句
兩岸一 “ 家 ” 2010年5月13日上午,福建省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在出席大會的代表中,,有一名身份特殊的代表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在2009年7月加入大陸工會的首位臺籍會員——來自臺資企業(yè)廈門飛鵬企業(yè)的臺籍員工何侑霖,。這是臺籍員工首次在大陸參加工代會,,意味著大陸工會組織對臺籍員工的認同,也意味著臺籍員工正在認同大陸工會的組織文化,,這在大陸工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讓時間倒流到2009年7月31日下午,。廈門飛鵬企業(yè)工會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入會儀式,12名臺灣籍員工加入工會組織,。臺灣籍員工入會后,,將享有與大陸工會會員完全相同的權利和義務。此前,,在廈門共有臺商投資企業(yè)3200多家,,在這些企業(yè)里工作的臺灣籍員工有數萬人之多,他們已成為特區(qū)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臺灣籍員工加入大陸工會組織,,這是兩岸民眾融合的一次新的嘗試。廈門飛鵬企業(yè)是一家臺資企業(yè),,以生產運動器材為主,。成立之初,,員工和員工之間,、員工和企業(yè)之間、企業(yè)和所在農村之間存在的各種矛盾和糾紛層出不窮,,給企業(yè)正常的生產管理帶來了困擾,。廈門市總工會了解后,幫助企業(yè)成立了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飛鵬新村聯合調解委員會、“工會主席聽你說”接待機制等,,使得企業(yè)勞資關系日趨穩(wěn)定,。公司工會留典芳主席生病,市總工會副主席陳超英登門慰問,,顯示了對這家企業(yè)的關注與關心,。經過“深度接觸”,工會倡導的理念與做法得到資方認可與推崇,。 無論是臺資企業(yè)工會工作還是臺籍員工組織工會,,廈門市總工會在諸多方面已經取得或正在努力取得“率先”與“突破”的“認證”。 ——吸收臺籍員工加入大陸工會并擔任工會負責人,。全市共有200多名臺籍員工加入工會,,有25名臺籍員工分別擔任臺資企業(yè)工會副主席、委員,,1名臺籍員工當選為廈門市工會第14屆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先后有7名臺籍員工被授予廈門市勞動模范和五一勞動獎章。 ——建立健全臺資企業(yè)工會工作機制,。準備出臺加強臺資企業(yè)工會工作意見,,建立臺資企業(yè)工會工作目標責任制,,推動90%臺資企業(yè)建立工會、90%臺資企業(yè)職工加入工會,、90%臺資企業(yè)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建立工會與臺商協會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溝通,,建立互信,。 ——籌備設立工會臺籍員工沙龍、俱樂部,。以廈門市工人文化宮為基地,,設立臺籍員工沙龍、俱樂部,,通過開展培訓,、研討、咨詢,、文體等活動,,為臺籍員工解決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 地緣親緣兩岸情,,綠島寶島一線牽,。從“情”的交往到“心”的交融,廈門工會點點滴滴的耕耘,、播撒,、采擷,猶如一粒粒散落大地的“和平”種子,,在南國生根開花結果,。越來越多的臺企職工、臺灣職工把廈門當做自己的故鄉(xiāng),,也把工會當做了自己的家,。 開放包容的廈門工會胸懷大海,潮起潮涌,,充滿活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8]脈脈一水間?閩臺兩岸情
- [ 07-10]"陸客"捐款遇難家屬:跨越生死的兩岸情
- [ 07-09]第三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上海舉行
- [ 07-08]第三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上海舉行
- [ 06-23]海峽論壇昨圓滿落幕 “草根嘉年華”洋溢兩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