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風獅爺、閩南味關公
翔安女生畫作進入海峽論壇第二屆決賽創(chuàng)意涂鴉巡回賽


東南網6月1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彬彬 葉曉菲
文/圖)近日,,經過專家嚴格評審,,海峽論壇第二屆創(chuàng)意涂鴉巡回賽決出10幅入圍作品,來自翔安一中4位女生創(chuàng)作的2幅作品入圍,,得到了許多專家和市民的關注和肯定,。
其中,翔安一中初二兩位女生的作品《守望故鄉(xiāng)》中描繪的童真微笑風獅爺,,令人感受到獨特的鄉(xiāng)土情懷,;集合了皮影、漫畫和京劇臉譜等元素的關帝爺題材作品《護佑四方》,,則由兩名高一女生創(chuàng)作,。
記者與這四位小作者以及指導老師許欽敏面對面,了解到這兩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背后的故事,。據介紹,,這四位同學熱愛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查找了不少背景材料,,植入了閩南地緣文化元素,,課外時間全身心投入,最終完成這兩幅別出心裁的作品,。
初中生描繪童真風獅爺
《守望故鄉(xiāng)》由初二學生林欣妍和俞冰雁合作完成,,年近14歲的她們,天真活潑,,用獨特視角創(chuàng)造了童真微笑風獅爺,。
眾所周知,風獅爺是閩南一帶的“風神”,,迎風昂首雄踞于廟口,、村落路口,形象多是圓眼凸出,,大嘴齜咧,,或目眥盡裂,或威而不怒,,或仰天長嘯,,這些都是為了起到驅邪制煞、祈祥賜福以及庇佑百姓等作用,?!妒赝枢l(xiāng)》中的風獅爺并沒有太多兇煞和威武之感,而是多了份童趣,,營造出一種溫馨和浪漫的情懷,。許老師介紹,《守望故鄉(xiāng)》作品中借助眾多的語言元素,,營造出一種溫情的“守候”,。嘴角上揚、面帶微笑的風獅爺,,給人一種自然的親近感,。風獅爺頭上的小姑娘,手提一盞燈籠,,在黑暗中給人指引方向,,也給人帶去光明,照亮每個人的成長,。此外,,在閩南語中“燈”還是“丁”的諧音,寓意子孫繁衍生息,;這樣的隱喻還體現在風獅爺胯下的葫蘆,,葫蘆乃仙家之物,,有除病辟邪的象征,也代表男性的特征,,葫蘆里藏有生殖的種子,,象征庇佑村落人丁興旺。
風獅爺胸系銅鈴取其辟邪,、平安之意,;手持朱筆、印物,,則表示神明之威嚴,,可差遣神兵以克制妖魔。曾經怒吼的北風,,在風獅爺背后幻化成祥瑞的云彩,。
作品于溫馨、祥瑞中不乏濃濃的鄉(xiāng)情,?!爱嬅孀笙陆鞘且蛔呦蟮娘L獅爺,它好比一棵老樹,,長時間矗立在村口,。貫穿歲月看四季流逝,見證眼前人來人往和所發(fā)生的事,。人們也許記得它,,也許不記得,但它記得村里的每一個人,?!爱嬅嬷羞@傳統(tǒng)的牛車似乎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呢?!薄澳遣皇且话愕呐\?,它代表著老一輩人的記憶與鄉(xiāng)情,那是遠在天邊的人們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戀,?!痹S老師說。
植入閩南元素的關帝爺
關帝文化源遠流長,,關公成了許多人心中一種特殊的圖騰,。許老師介紹,從明洪武東山納入海防要地開始,,關帝信仰被官方帶入,,最初以“戰(zhàn)神”面貌出現,到清中期成為一尊無所不能的“全能之神”,更是東山島居民的“帝祖”,,戶戶皆懸帝祖像,,家家都是關帝廟,這一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也傳入臺灣,,至今在臺灣的東山島鄉(xiāng)親大多數也有這一奇特的關帝文化信俗,。
《護佑四方》由高一女生陳澄和黃錦鳳合作完成,作品既有傳統(tǒng)元素又有“00后元素”,,既有一定深度又不乏活潑俏皮。作者將皮影元素的紅臉關公,、京劇臉譜版的關公,,還有Q版的漫畫關公等諸多形象以透疊的形式在畫面中進行組合,呈現出濃濃的裝飾味和現代感,。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挖掘閩南民間文化的內涵,以一種有意味的形式進行組合,,更好地傳遞美好的祝福,,如借助燈(閩南語“丁”)寓意子孫繁衍、生生不息,;借助朱雀寓意祥瑞,,朱雀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南方神獸,古越國(閩)以朱雀為圖騰,;借助牡丹寓意國運昌盛,、富貴吉祥?!瓣P帝文化源遠流長,,關帝不僅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完美形象,更承載著閩南民間所有美好的祈愿,?!痹S老師提到。
“我們都喜歡畫畫,,不覺得累”
許老師表示,,接到通知的時候,距離截稿時間不到一個星期,,能夠完成這兩幅作品,,離不開這兩組女生平時的積累沉淀,以及對畫畫的熱情和時間上的集中投入,?!俺送瓿勺鳂I(yè),那幾天她們幾乎把課外時間都花在創(chuàng)作作品上了,連午休都利用起來,?!痹S老師介紹。
初二組女生林欣妍和俞冰雁介紹,,她們用了半天時間構思立意,,之后兩人分工合作,一人負責主元素風獅爺,,另一個人負責背景元素,,兩個人每天下課后相約到繪畫室進行創(chuàng)作,最后一晚上她們一直忙到半夜,,直到作品完成才歇息,?!安焕?!我們都喜歡畫畫,所以不覺得累,,而且爸爸媽媽也很支持我們的興趣愛好?!眱晌恍∽髡呦蛴浾弑硎?。“她們兩個每次比賽都能拿獎,,繪畫上還是很有天賦,,雖然系統(tǒng)學習繪畫時間不長,但對色彩掌握得很好,。”許老師說,,并且兩個人都希望能夠走上藝術這條道路。
高一年作者陳澄和黃錦鳳學習藝術的時間更長些,,但同樣花了不少時間用心完成作品,。許老師介紹,,這兩位同學學習成績優(yōu)秀,是從本校初中部直升高中的,,因為熱愛畫畫,,從初三畢業(yè)前她們就開始系統(tǒng)學美術。許老師曾多次帶著她們參加省市級藝術比賽,,她們都獲了佳績,其中黃錦鳳還獲得“福建省六藝節(jié)”繪畫比賽一等獎,。
記者了解到,指導老師許欽敏從事美術教師二十多年,,專注于教導學生提升美術素養(yǎng),,現在是翔安一中高中部美術教師,除了鑒賞,、繪畫等模塊教學,,也負責藝考生教學。據悉,,除了老師和學生付出,,這兩幅作品能夠優(yōu)秀到入圍,其實也與翔安一中一直以來營造的傳統(tǒng)文化學習和交流氛圍大有關系,。記者了解到,在翔安一中校長孫東耀的重視和支持下,,學校每年寒暑假都會組織舉辦藝術夏令營,,早在2017年舉辦的以閩南地緣文化探索為主題的暑期夏令營,其活動之一便是“泥塑風獅爺”,,來自全市各學校的學生,在翔安一中藝術樓,,創(chuàng)造出了眾多千姿百態(tài)的風獅爺?!爸笪覀円沧鲞^漆線雕,、臉譜,、團扇等主題,,學生們都很喜歡,帶著自己的作品開心地回家,。他們在玩和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理解和認同本土文化。”許老師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