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找毛毛蟲還挖蚯蚓 阿嬤向來覺得,,孩子沒那么嬌貴,磕碰那都是成長的“勛章”,。 “我們一起比賽翻跟頭吧,!”在馨月兩三歲時,阿嬤常常像個玩心很重的老小孩,,領著小馨月從大廳的這邊翻到那邊,,兩個人能這樣開心地翻一個下午。 而認識大自然,,向來不只停留在書本,。 大熱天,阿嬤帶著馨月到樹下,,爬樹找毛毛蟲,;雨天,就去松散的泥土地里挖蚯蚓,。她總將各種蟲子帶回家,,有時還解剖看看它的內(nèi)在,。 自從馨月上了幼兒園大班后,,阿嬤想著,,孩子長大了,該讓她多一些實踐的機會,。一次偶然的看報,,阿嬤看到海峽都市報閩南版有在做“海絲小導游”的活動,“有意思,,又是公益的,,那我們就試試”。 報名的年齡最少要求10周歲,,但這是阿嬤看好的活動,,她愣是帶著6歲的馨月來報名。報名面試的第一輪,,馨月的表現(xiàn)好得令評委們印象深刻,,就這樣她成了唯一被破格錄取的海絲小導游?!袄蠋熛葞е覀冏咔逶瓷?,講它的歷史故事,我聽過一遍就記得所有的內(nèi)容,,而且我發(fā)現(xiàn)我對泉州的歷史文化非常感興趣,。”這次接觸,,讓馨月發(fā)現(xiàn)了又一件令她興奮的事情,。 從那次后,阿嬤每天都要看報,,關注各種微信公眾號,,只要得知哪里有做文化公益活動,就趕去為馨月?lián)寕€名額,,畫畫,、剪紙、看梨園,、聽話劇,、逛博物館……各種各樣實踐的活動,馨月幾乎次次都是最小的參與者,。 今年五一期間,,海都“西街記憶”策劃征集文化志愿者帶游客讀懂西街,馨月成了最小也是最火的志愿者,,她講的開元寺讓游客們留下深刻印象,,大家贊她“小神童”。 每個周末、節(jié)假日,,馨月就是這樣玩得不亦樂乎,,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歷史文化、民俗類別的知識,,令她在小小的年紀里懂得比一些大人還多,。 這些年參加的文化公益活動,讓馨月認識了清源山,、九日山,、泉州海交館、天后宮,、開元寺,、古船博物館……隨意點一個,馨月都可以全程講解,,不輸給專業(yè)導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