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殘志不殘,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奮力拼搏,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優(yōu)異的成績,,為南通添了彩,,為祖國爭了光。她就是南通市鐘秀街道百花村社區(qū)九組肢體殘疾二級的陳鑫云,。
作為殘疾人,,命運給她留下了一只殘缺之手,但她性格開朗,、身殘志堅,,令人敬佩,。我們不知道在她的心路歷程里發(fā)生過怎樣的蛻變,但她在社會的交往中,,必然會經歷挫折,,翻看以前上學時的照片,在所有的照片里,,她總是習慣性地用左手抓住右手,,或者讓別人擋著她的右手。一路走來,,她面對過太多不公正的目光,,好奇、同情,、憐憫甚至一些無知之人的嘲弄和背后的竊竊私語,,但她從未自卑而低下頭、躲避,、退縮,,總是抬著頭,邁步向前,,表情坦然,,笑容燦爛,。
作為運動員,她以堅定的信念,,堅持刻苦訓練,。她用殘缺的身體,挑戰(zhàn)生命的極限,,創(chuàng)造著卓越與崇高,,一枚枚獎牌,,鐫刻著一個追求者的深深足跡,,凝聚著一個奮斗者的濃濃情懷,。陳鑫云身上折射的是一種永不屈服、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是一種超越苦難,、戰(zhàn)勝厄運的人生信念。
走上體育之路也是一次偶然,。陳鑫云初中畢業(yè)后,,她媽媽給她去辦殘疾證,,當問到有什么特長時,想到曾經參加過市中學生運動會,,就填上了“田徑”,。后來接到通知參加比賽,,輕松獲得了1999年南通市殘疾人運動會100米,、200米、跳遠的三個第一名,;同年,,在江蘇省殘疾人運動會上也獲得了100米、200米,、跳遠三個第一名,,隨后陳鑫云進入了殘疾人田徑省隊。直到這時,,高強度的訓練才真正開始,。每天繞著400米的跑道跑幾十圈,幾百個高抬腿,,六層高的樓房上下跑近百個來回,,一天下來,腿都抬不起來,。剛進隊的她還不能適應,常常幾十圈跑下來,,就蹲在跑道邊嘔吐,。這一切,她在電話里總是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第一次參加全國性大賽,,她媽媽和妹妹專程跑到上海去給她加油助威,幾個月沒見,,她又黑又瘦,,20歲出頭的小姑娘蒼老得像40多歲,她媽媽和妹妹幾乎認不出,,媽媽當時就難過得落下淚來,。而陳鑫云卻揚著她那笑起來滿是皺紋的臉說:沒事的啦!一定要大聲為我加油??!
后來,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在經過反復考慮和艱難抉擇后,,陳鑫云進了省殘疾人羽毛球隊,。一切又是從零開始,連最基本的握拍姿勢都不會,,大賽將臨,,陳鑫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付出了比別人多數倍的努力,。當別人在揮灑自如地相互比拼時,,她卻站在一邊練著最枯燥的基本功。而幾個月后,,她將同這些隊友一起參加,。絕望、振作,,又絕望,、又振作。,。,。在心理和生理的雙重煎熬中,陳鑫云咬牙堅持了下來,。在和家人的通話中,,她總是盡量保持愉悅,講她的進步,。比賽終于到來,,這時候多希望像故事中寫的:毫無比賽經驗的小將力挫群雄,一路拼殺,,最終贏得勝利,。但,現實就是現實,,在第一輪淘汰賽中,,陳鑫云在與上屆冠軍交鋒中,由于緊張,,經驗不足,,實力差距,她大比分慘敗,,第一輪就被淘汰,。在電話里,她第一次失聲痛哭,。幾個月來的壓力終于在這一刻得到釋放,。最后,她說:你們放心,四年后,,我一定要得冠軍,。這一次的大賽考驗確實對陳鑫云的幫助很大。此后她從未放棄過努力,,一直都比別人刻苦,。當別人在午休時她總是偷偷地拿著拍子去羽毛球場練習。集訓結束后,,她在家就對著墻打球,,自己去找俱樂部練球。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后,,陳鑫云開始嶄露頭角,,在2004年福建全國殘疾人羽毛球錦標賽獲得第一名,;2005年、2006年全國殘疾人羽毛球錦標賽均獲得第一名,;時隔四年,,又一屆殘運會在云南舉辦,眾望所歸,,陳鑫云終于實現了她的諾言,,獲得了第一枚全運會羽毛球比賽冠軍。此后,,又分別獲得了2010年浙江紹興全國錦標賽獲得第一名及2010年廣州亞殘運會羽毛球亞軍,。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陳鑫云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深刻地詮釋了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拼搏進取競賽,,展示了一名殘疾人運動員為家鄉(xiāng)添彩,為祖國爭光的風采,。讓辛勤的汗水化為成功的驕傲,。
- 2011-12-31胡海燕:用充滿母愛的耐心呵護學生
- 2011-12-31朱士華:巾幗志愿者的體育“總教官”
- 2011-12-30王青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一直站在講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