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妹在燒柴煮飯時為孫子講故事,。
父親的話
陳賢妹的父親是位盲人,從小教導(dǎo)她“好心勝于歪心,,名字里的“賢”字,,正是父親對她的希冀所在。
1953年,,陳賢妹出生于陽山縣七拱鎮(zhèn)巖口村委會雅山湖片,,她在6姐弟中排行第二。因為家貧,,陳賢妹背著3歲的弟弟在學(xué)校讀了3個月后便輟學(xué)了,,自小練就了一手好農(nóng)活。
食物匱乏,,農(nóng)務(wù)繁重,,陳賢妹身材自幼比同齡人矮小,但這無礙于父親陳陽對她的關(guān)愛,。陳賢妹年幼時曾不慎掉入門前的水塘里,,經(jīng)人救起后兩天仍未蘇醒。長輩建議把她丟棄,,身為盲人的父親陳陽堅決不肯,,第三天終于把陳賢妹從鬼門關(guān)拉了回來。
兒時起,,父親陳陽就教導(dǎo)她做人要向善,,“好心勝于歪心,特別是見到盲人要扶他過馬路,?!泵掷锏摹百t”字,正是父親對她的希冀所在,。
因此,,村里誰家農(nóng)活忙不過來,,陳賢妹總是第一個前往幫忙。數(shù)十年后,,當(dāng)陳賢妹面對記者采訪時,,說的“救人一命值千金”,正是父親常常對她說的一句,。
1975年,,陳賢妹嫁給鄰村的唐亦甫?!半m然她身子矮小,,但干起活來勝于男人?!碧埔喔楹蟀l(fā)現(xiàn)自己娶了個好妻子,。當(dāng)時村民干活按工分記,插田,、收割,、犁田陳賢妹樣樣在行,連挑擔(dān)的重量也不輸于男子,,村里很多婦女每天只能掙6個工分,,而陳賢妹則能掙10個工分,與成年男子無異,。
漂泊打工
每個月工資原封不動存起來,,5年后建起了新樓房。在廣州的打工生涯里,,陳賢妹學(xué)會了寫自己的名字,。
婚后不久,一對子女相繼出世,,生活日漸艱難,。為幫補(bǔ)家用,唐亦甫南下廣州打工干苦力活,,把家交給了陳賢妹打理,。1981年,,癱瘓臥床數(shù)年的婆婆病故,,讓貧困的家庭又添新債。
耕種3畝多的田地,,照料年幼的子女,,陳賢妹每天只能睡三五個小時。起早貪黑的陳賢妹,,常常凌晨三四點(diǎn)就挑擔(dān)米步行3小時到20里外的縣城販賣,,再回到家時天還沒亮,。
子女長大后,唐亦甫也年老力衰了,。當(dāng)時一家4口都住在泥坯房里,,一到下雨到處漏水,晚上因忙著接水常常徹夜難眠,?!氨仨氁ㄐ聵恰,!标愘t妹立下決心要讓兒子在婚前有新房,,于1998年開始到廣州打工。
從在大排檔幫人洗碗筷,,到幫人做飯,,再到保姆,陳賢妹一干就是10年,。工資從500元漲到800元,,她每個月原封不動用布包好存起來,零用錢靠空閑時間撿垃圾變賣得來,。
憑著善良和勤勞,,她在廣州中山六路照料一對老年夫婦長達(dá)7年,在這對夫婦的幫助下,,她終于學(xué)會了寫自己的名字,,“一個文盲在廣州是常常被人笑話的?!?陳賢妹至今仍為自己沒有知識不識字而感到懊惱,,也正因為如此,打工多年的她沒敢去銀行開戶辦存折,。
2003年,,陳賢妹回家花費(fèi)7萬多元建起了一棟80平方米的水泥樓房。2006年11月孫兒唐俊豪出生,,這成為陳賢妹最高興的事,,2007年她告別了打工生涯,回到家中專門照料孫兒,。
- 2011-12-08七旬老太給孤殘鄰居當(dāng)“媽” 一人照顧三病人
- 2011-12-05女子騙鄰居10萬潛藏深山10年 昔日美女成落魄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