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盧潮森老人談及五位幫助他的女孩及民警,,感激地豎起了大拇指,。
昨日(7日),一位熱心讀者給重慶晚報打來電話稱,10月2日,,九龍坡區(qū)黃桷花園附近,,一位84歲的老人突然摔倒在路邊,面部多處摔傷,,滿臉鮮血,,五名路過的女孩立刻上前攙扶并撥打110,直到兩名警察趕到現(xiàn)場后她們才離開,。
來電者再三請求重慶晚報記者一定要報道此事,,感謝救了老人性命的這五位女孩。
八旬老人路上摔倒 五個女孩馬上扶他
昨日中午,,在大坪醫(yī)院A區(qū)住院部,,重慶晚報記者見到了84歲的盧潮森老人。老人正坐在床上,,長袖衣服外面套著背心,,右手還在打點滴。臉上有四五處傷痕,,流過血的破口已經(jīng)結痂,。見到重慶晚報記者,盧潮森及其家人就連聲說:“這件事請你們一定要報道,,我們要感謝這些好心人,。”
盧潮森意識很清晰,,重慶晚報記者詢問他當時的情況時,,他都能清楚地回答。盧潮森回憶,,10月2日下午5時許,,他從黃桷花園附近一家茶館出來,打著傘準備回家,。因為下雨,,路上行人很少。沒走幾步路,,他突然感覺頭很暈,,腳上沒力氣,身體一歪就重重摔倒在地,。由于臉直接觸地,,被磕破幾處皮,鮮血直流,。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有五名路過的女孩上前來扶,。他被扶起來后還沒站穩(wěn),一晃一晃又倒下去了,,昏昏沉沉時聽見有人在撥打110,。這五個女孩再次把他扶起來,但此時的盧潮森雙腳就是沒有力氣,,怎么站都站不穩(wěn),一個勁地往地下滑,。連續(xù)被扶起4次后,盧潮森被這些女孩攙扶到十多米處的公交車站,,在候車椅上坐著休息,。
盧潮森說,,從他摔倒到民警趕到這20分鐘時間里,這幾個女孩一直陪著他,,離開時也沒留下任何信息,。
“別人救了你,,怎能昧著良心反咬一口”
“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她們扶起來的,!”講述完整個過程,,盧潮森激動地對重慶晚報記者說,,是這些女孩和警察救了他的命。
盧潮森的大女兒盧玉平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兩名警察把父親送到附近的鐵路醫(yī)院,當時父親滿臉血跡,,手上,、臉上,、衣服上沾滿泥土,。在鐵路醫(yī)院處理完面部傷口后,,警察又把父親送回家,。這時,,子女們才知曉父親摔倒受傷,。
回到家后,,老人感覺不適,,身體很虛弱,,說不出話,稍稍一開口血壓就上升,。當晚8時,家人趕緊把老人送到大坪醫(yī)院搶救,。
“他昏迷時,,還一再叮囑我們,,一定要感謝救他的人,?!北R玉平說,,父親是廣東潮州人,在重慶工作生活近60年,,除了有高血壓外,身體其他沒什么大病,。以前從沒犯過病,,只是在事發(fā)前一晚,老人曾在家里突然暈倒,,但因為當時身體沒有損傷,,所以沒引起重視。事發(fā)當天,,接到醫(yī)院通知才得知父親暈倒在路邊,,差點丟了性命。
“多虧了那幾個女孩和警察,,要不然父親摔在路邊都沒得人曉得,?!北R玉平滿懷感激地說。
盧潮森的外孫女吳妙感嘆地對重慶晚報記者說:“外公的運氣很好,,沒有遇到那種見死不救的人,?!彼f,自己看過很多新聞報道,,有的人見到摔倒的老人不敢救,,怕給自己惹麻煩,。幸好外公遇到的是幾個敢為的女孩,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重慶晚報記者問她,,如果是她遇到這種事,,她會怎么做?吳妙坦言,,假如真的遇到這種事,,也不確定自己會怎么做。如果周圍人多的情況下,,她會出手相救,,因為有人為她作證,;如果周圍沒有人,只有她自己,,她會打電話給110來處理。
盧玉平說,,聽到這個事情,,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由衷地感激,根本沒有懷疑什么,,“別人好心救了你,,你怎么能昧著良心反咬一口呢?,!這件事還讓我們一家人更加相信,,這個社會還是好心人多。所以,,我父親非常希望重慶晚報能報道這件事,,要借報紙感謝這些好心人?!?/p>
五個女孩沒有找到 可能是川美大學生
根據(jù)盧潮森提供的地址,,昨天下午重慶晚報記者來到事發(fā)現(xiàn)場,希望能夠找到五名女大學生和兩名警察,。因為事發(fā)地點附近就是四川美術學院,,盧潮森猜測五個女孩很可能是川美的大學生。
在黃桷花園,,重慶晚報記者詢問了附近幾家商店的店主,,對方均表示不清楚此事。到公交車站打聽,,也沒有結果。聯(lián)想到事發(fā)當天,,接警后民警迅速趕到,,重慶晚報記者推測應是附近交巡警平臺的民警,。于是,重慶晚報記者來到距事發(fā)地點最近的黃桷坪交巡警平臺詢問,,果然是這個平臺出的警,。經(jīng)多方聯(lián)系,重慶晚報記者找到當時出警的民警九龍坡區(qū)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第九勤務大隊的戴浩廉,。
戴浩廉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當天下午5點左右,接到報警稱有一位老人摔倒在路邊,,他立即與另外一名協(xié)警趕到事發(fā)地點,。“當時老人身邊圍著一些人,,也不清楚是誰報的警,。看到他滿臉是血,,身上全是泥,,我們也顧不上問,只忙著把老人扶上車,?!?/p>
戴浩廉說,簡單地給老人處理傷口后,,就把他送到附近的鐵路醫(yī)院,。根據(jù)老人提供的家庭住址,他們又去通知了他的家人,,但沒有找到,。于是,他們又返回平臺,,通過老人的姓名和身份證查到準確的家庭地址,,然后把在鐵路醫(yī)院處理好面部傷口的老人送回了家。
行動是實現(xiàn)道德的根本
女孩常常出人意料地解決難題,,這不,,近年來世人廣泛討論的“老人跌倒,要不要扶”,,“該怎么扶”,,此等引起知識分子、官員和媒體爭論來爭論去的問題,,被五位女孩簡簡單單破解了:不但要扶,,還要扶到底。
這五位姑娘可能沒有研究過衛(wèi)生部今年才頒布的“如何救護老人”,,可能還不清楚彭宇案和許云鶴案,,也沒有請人在一旁攝影取證,。她們簡直“膽大妄為”,直接伸手就把盧潮森老人救了,。她們哪來的勇氣,?難道不怕很多人傳言的“好心救人可能被反咬一口”嗎?難道不怕老人突然出意外,?
她們只有行動,。
對于道德,我們特別需要行動,。
“老人跌倒,,要不要扶”,這還是一個問題嗎,?,!孟子早就清楚說明,“幼童掉到井里,,要不要拉一把,?”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因為人是善的,,有著惻隱之心,,人與人之間以及社會離不開基本的道德?!渡袝??盤庚》中就大呼“汝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p>
幾千年來,中國文化都沒有把“老人跌倒,,要不要扶”作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只有今天,當我們可以邀游太空,,可以強于不少西方國家,,可以享受豐裕生活的時候,它突然成為了說不清的問題,。
值得我們思考的并不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是它怎么成為了問題。從彭宇案到許云鶴案,,一樁樁案例讓人不寒而栗,。如果扶起摔倒老人要面臨如此巨大的風險,那么舉手之勞的善舉則成了義無反顧的冒險。誰來保護我們的善,?誰來鼓勵我們與道德同行,?
在這些問題的背后卻隱藏著一個真正的問題:我們社會的道德怎么了?今天,,我們的經(jīng)濟在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文明得到極大提升,,但傳統(tǒng)的道德文明卻在商品經(jīng)濟社會的沖擊下,,顯得搖搖欲墜。我們擁有的數(shù)千年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不知從何時起,,竟淪落到這樣一個令人唏噓的地步。
道德發(fā)乎于善,,維系社會,。社會的整體發(fā)展不能沒有道德的基石,文明不能缺失道德這一塊,。社會需要不斷建立應有的道德,。
道德還是命令,是行動,,毫不遲疑的行動,。只有行動是實現(xiàn)道德的根本。這便是這五位女孩訴說的真理,。如何夯實我們的傳統(tǒng)道德文明,,如何把商品經(jīng)濟社會對傳統(tǒng)道德文明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我們需要的是行動,,需要的是像這五位女孩那樣敢于去做,,而不是顧左右而言他。
盧潮森老人是幸運的,,但我們更希望所有的老人都像他那樣幸運,,希望有越來越多的行動者。為了道德,,讓我們行動起來,。
新聞鏈接
2006年11月20日南京小伙彭宇自稱當天在公交站扶起一位跌倒的老太,反被老太指認他撞人,,結果彭宇被判向老人支付4萬余元,。
2011年8月4日河南鄭州,28歲青年賈建英自稱當天好心攙扶一名摔倒的老太,,被訛詐10萬元,,希望目擊證人站出來還他清白。
2011年8月22日 天津車主許云鶴因攙扶違章爬馬路護欄摔倒的王老太,被一審判賠10萬多元,。
2011年9月6日衛(wèi)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
- 2011-10-08女孩得知身世后性情大變 養(yǎng)母為其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