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日報《生育二孩,,還需出臺激勵政策》的報道中說,,在省“兩會”政協民革界別組的討論中,,諸葛啟釧、戚永遠,、劉炳炎等委員不約而同地指出,,要讓育齡夫婦放心地生育二孩,就要補上諸多民生短板,,為將要來到的二孩們提供一個比較完善的生活,、生存環(huán)境,增加教育,、醫(yī)療等公共產品的供應并改善其分配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這些建議內容,,確實是確保放開二孩政策實現的必要條件,,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有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是,,所有的育齡夫婦,,是為了個人和家庭的幸福而要二孩的。因此,,激勵生育二孩的政策,,究竟應該以個人為本位,,還是以“社會需求”為本位,?如果以社會老齡化、勞動力不足,、經濟發(fā)展目標這類社會問題為目標出臺相關政策,,就意味著,如果這些社會問題解決得差不多了,,就用不著改善民生了,。這種思路和理念,其實是把國民個人幸福的需求與社會管理的需求割裂開來,,把個人作為社會管理的工具而非目的,。激勵二孩生育的政策,是以社會管理為本位的產物,;但是,,社會是一個整體,二孩是全體國民的一部分,,為激勵二孩生育而改善的民生環(huán)境,,不可能與全體國民的生存環(huán)境分隔開來。 諸葛委員在談到二孩問題時,具體指出了“70后”,、“80后”各自所面臨的不同人生處境對生育二孩意愿的影響,;這樣的思考,要求社會管理者從民眾需求為出發(fā)點來制定政策,。按照這個要求,,要鼓勵生育意愿,僅僅是增加了教育,、醫(yī)療等公共資源的供應是遠遠不夠的,,改善社會公共資源的分配機制,即使不比增加公共資源更重要,,至少也是同等重要,。 2013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陜西省副主委周新生的發(fā)言在兩會內外引起強烈共鳴,。他的發(fā)言題目是:“盡量讓國人少求人不求人”。周委員發(fā)言過去三年,,中國人處處要求人的現實改變不大,,絕大多數中國人還在求人;二孩生下來,,迎接他的仍然是一個事事求人的環(huán)境,;有了二孩,父母就再次踏上了求人的征途,,這對人的精力是無盡的消耗,,是對人的尊嚴的嘲弄。這種求人過程,,讓迎接新生命的喜悅感幸福感大打折扣,,更讓育齡夫婦生育二孩的意愿大大降低。 所謂“求人社會”,,是一個公平短缺的社會,。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共產品,它是各個領域里的具體的公共產品的最高保障,。沒有公平,,本來可以求助制度、求助法治的事情,,人們不得不求助權力,,求助各種關系。一個“求”字,,道盡人與人的依附關系,,道盡平等缺失的屈辱和酸楚,。天底下沒有一個父母可以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見,說你想不想到這個世界上來,。我們唯一可做的,,就是盡可能讓這個世界適合人的生存。二孩什么都不是,,二孩是人,,應該怎么對待人,就怎么對待二孩,。也許,,放開二孩政策,無意中給了我們一個反思的契機,。我們還沒有準備好送給二孩一份什么樣的禮物,,二孩倒送了我們一個沉甸甸的問號。如果這一代人沒有出息,,那么很可能二孩一代仍然要奔走在求人的路途上,。(戎國強) |
相關閱讀:
- [ 01-15]給“生二孩”語文考試題點個贊
- [ 01-04]二孩罰款可否適用“有利追溯”
- [ 12-30]鼓勵全面生二孩 還需解除后顧之憂
- [ 12-23]“二孩時代”公共配套要跟上
- [ 12-22]“二孩時代”更是改革契機
- [ 12-22]鼓勵二孩重在提高生育意愿
- [ 12-16]全面二孩面前最缺的或是家庭教育
- [ 12-14]“你敢生我就敢死”提醒“二孩教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