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少市民都懶得做家務,家政公司的保潔阿姨最近很“熱銷”,。不過,,李女士在請了多個阿姨以后,,卻越來越困惑:同樣一間90平方米的房子,,有的阿姨要打掃5個半小時,有的阿姨卻2小時就干完了,。一名保潔阿姨甚至自爆:“做慢一點,,客戶一般也發(fā)現(xiàn)不了,拖個一小時幾乎是行情,?!保?月28日《海峽導報》)
規(guī)避保潔員“磨洋工”不能僅靠業(yè)界良心
晴川
阿姨多干一小時,,就多賺一小時的工錢,這種鐘點收費模式,,無疑是給家政員工“磨洋工”注入的一劑興奮藥,。但這并不表示鐘點收費本身有原罪。真正的問題在于:員工為什么能“磨”,?為什么敢“磨”?
客觀而言,,這有員工自身素質方面的問題。目前的不少家政企業(yè),,員工常常是臨時招聘的,,素質良莠不齊。而家政企業(yè)注冊門檻低也是一個方面,。一些家政企業(yè),,注個冊,大旗一拉,,就名正言順地營業(yè)了,。因為缺乏企業(yè)品牌意識和長久發(fā)展打算,往往是走一程算一程,。走馬燈似的生生滅滅,導致了員工流動頻繁,,隨意跳槽現(xiàn)象嚴重,。
另外,,鐘點收費這一模式也有一定缺陷,。事實上,一地的用戶對當?shù)丶艺袌龅膬r格行情是不該陌生的,,如果擔心鐘點計費有貓膩,完全可以通過協(xié)商議價的形式,,或者實行諸如建筑行業(yè)通行的包干制形式,。雖也有難度,但卻值得嘗試,。高性價比倘能讓雙方都獲益,則偷懶行為是否可祛呢,?
顯然,,在目前的家政市場這種獲利模式下,,要憑“業(yè)界良心”不再磨洋工,顯然行不通,。但是不是真如記者所言:有了規(guī)范的制度,,有了標準的流程,以及完善的評價機制,,就能讓“客戶消費起來更安心”呢,?未見得。
一方面,,這樣的“規(guī)范制度”并不缺乏。早在2011年,,我國首個家政服務業(yè)4項標準就已經(jīng)開始實施,但另一方面,, 4年來這一標準卻一直處于尷尬地位,,甚至形同虛設,。問題就在于,其看到了統(tǒng)一標準的迫切性和共性,,卻忽視了家政自身所具有的行業(yè)特殊性。譬如,,鐘點工錢可以量化,,但對于服務質量這些具有極強主觀性的部分,譬如對衛(wèi)生狀況的判斷,、打掃時間的掌控等,,怎樣用一個一二三四的標準來對照打分,?標準不僅要通俗簡單,更要具有可操作性,。缺乏實事求是的條條框框,,某種程度上,,幾同于自設死局,。
這不是說家政市場不需要標準,,而是需要一個能在宏觀上具有指導意義的標準。它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為企業(yè)內部運作規(guī)范提供范本,。從實際看,,用戶滿意與否,,一般并不針對家政企業(yè),而是家政人員的服務質量,。這看似個人的事,,恰恰是企業(yè)的事。這個范本的作用就在于,,給企業(yè)提供一個培訓方向,,和專業(yè)范本,,比如要求員工統(tǒng)一服裝,,持卡上門服務等,并由用戶對提供服務者進行評價,,這既促進了企業(yè)的自我品牌意識,,也很好地履行了社會監(jiān)督職責,。
二是對企業(yè)行為規(guī)范,。具體而言,,就是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市場可進可出的動態(tài)激勵機制,,譬如設立紅,、黑名單制度,,獎罰分明,以此倒逼企業(yè)狠抓內部管理,,提升運營之態(tài),。而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個誰拖延誰可恥,、誰誠信誰受益的社會氛圍,。這需要市場監(jiān)管時刻在場,,需要暢通投訴機制,。倘若家政企業(yè),、員工都能從用戶需求出發(fā),都符合用戶的要求,誰還能不放心把家交給他打理呢,?
更多:
保潔阿姨“磨洋工”背后的愛與痛
保潔阿姨磨洋工,,誰來亮黃牌?
保潔阿姨“磨洋工”背后的愛與痛
楊朝清
伴隨著社會變遷,,聘請家政人員逐漸從一種特殊性需要向普遍性需要轉變,。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和有限的市場供給,導致家政服務價格水漲船高,,甚至出現(xiàn)了“保姆工資高過雇主”的鮮明反差,。
然而,保潔阿姨“磨洋工”顯然背離了勞動者的角色義務和角色規(guī)范,,是對契約關系的損傷和對雇主權益的變相侵犯——“磨洋工”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添了雇主的勞務支出;在家政計時收費的格局下,, “磨洋工”讓雇主多掏了腰包,,讓家政服務的質量大打折扣。
如果說 “磨洋工”是一種罪過的話,,懲罰的板子卻不能全部打在保潔阿姨身上,?!澳パ蠊ぁ背蔀橐环N心照不宣、約定俗成“潛規(guī)則”的背后,,也和家政服務的行業(yè)生態(tài)密不可分,。在家政服務行業(yè)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建設相對滯后的當下,,保潔阿姨素質的良莠不齊很難說不是一種必然,她們也因此有了 “自說自話”的空間,。
不論是需要耗費大量體力,,還是需要忍受歧視與社會排斥,抑或是向上社會流動的渠道狹小逼仄,,保潔阿姨盡管拿著較高的工資,,卻依然面臨著權利困境和發(fā)展瓶頸。當保潔阿姨看不到“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希望,,就會將家政服務僅僅視為一個賺錢的門道,;在缺乏有效監(jiān)督的情況下,“磨洋工”成為一種短視,、功利的理性選擇,。
長期高強度的重復勞動,,對人們的積極性和主體性造成損傷,是一個在許多行業(yè)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這一點,,在護士、保潔阿姨等工種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而在一個習慣“以財富論英雄”的時代里,保潔阿姨在工作中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信任和社會認同,,讓她們和雇主只是一種雇傭關系,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溫情——如果我們僅僅將保潔阿姨視為一個勞動的工具,,卻忽視她們的需要和情感,,“磨洋工”就淪為保潔阿姨的一種生存策略,。
減少保潔阿姨“磨洋工”,,固然需要強化行業(yè)標準建設,,促進家政服務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也要改善保潔阿姨的生存生態(tài),,讓“勞動更有價值,勞動更有尊嚴”,。只有將制度護佑和人文關懷結合起來,,讓保潔阿姨活得更有體面和尊嚴感,她們的職業(yè)倦怠才會越來越少,。
保潔阿姨磨洋工,,誰來亮黃牌?
朱清建
在足球比賽中,,當一方獲得一球領先,,而且快接近比賽結束時間時,領先一方時常會拉慢比賽節(jié)奏,,該發(fā)球時遲遲不發(fā)球,,而這,,就是所謂的合理利用游戲規(guī)則,目的在于消耗掉剩余賽場時間,,最終獲得比賽勝利,。新聞中的保潔阿姨磨洋工,不同于比賽中的想盡快結束戰(zhàn)斗,,而是想要盡可能慢地完成保潔任務,,其目的無非也是為了保潔比賽的勝利——盡可能多的獲得勞動報酬?!靶r數(shù)×小時工資=勞動報酬”,,是保潔阿姨的行業(yè)規(guī)則,她們或許認為,,這也是“合理利用游戲規(guī)則”,。
然而,在足球比賽中,,對于領先一方的故意拖延時間,,落后方往往會比較著急,而裁判也會對于較明顯,、拖延時間較長的隊員果斷亮出黃牌,,以示懲罰,維護比賽的公正,,確保結果的公平,。同樣的道理,同樣一間房子,,有的保潔阿姨要打掃5個半小時,,而有的只需2個小時,很明顯,,前者就是典型的在磨洋工,,在“故意拖延比賽時間”,并非“合理利用游戲規(guī)則”,。對此,,我們的雇主們很著急,因為這不僅讓雇主多花了錢,,還涉及到蒙騙雇主,,你騙了我的錢,還侮辱了我的智商,。是可忍孰不可忍,!
比賽中的裁判公正執(zhí)法,維護了比賽的公正和結果的公平,,而在保潔服務中,,雇主的著急只能轉化為自己的氣憤,。根據(jù)目前的狀況,雇主只能向家政公司投訴,,而家政公司要么稱“要相信我們,,相信我們的阿姨”,要么稱,,發(fā)現(xiàn)阿姨磨洋工,或做得不好,,可以在開工后的半小時內要求“退貨”或換人,。此外,對于阿姨磨洋工,,還需雇主舉證,,無疑既增加了雇主維權難度,也不利于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說到底,,是在保潔阿姨磨洋工的時候,并沒有裁判對其亮黃牌,。具體而言,,是保潔等家政行業(yè)規(guī)則、流程以及評價機制不健全中,,代表公正,、公平的第三方裁判尚未出場。對于保潔阿姨磨洋工問題,,不能全憑家政公司“內部解決”,,而是要建立健全更規(guī)范的制度、更標準的流程,,以及完善的評價機制,,并成立由第三方介入的公正裁判方,比如說由公司成員,、政府部門人員,、雇主、社會人士組成的家政糾紛處理委員會,。概言之,,對待磨洋工問題,不能僅靠“業(yè)界良心”,,而是要靠“游戲規(guī)則”和裁判的公正執(zhí)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