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爺爺”是對高校教育的正向激勵
2015-04-09 14:44: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有位81歲的旁聽生,,名叫袁東湘,。他算得上是西南大學年齡最大的“旁聽生”。原來,,從2009年起,,袁東湘就來到美術學院的畫室練習畫畫,今年已是第六個年頭,。該學院的學生表示:“很慶幸有這樣一位‘爺爺輩’的同學做榜樣”,。該學院的老師也紛紛表達了對老人的敬佩之意。(4月9日 重慶晨報) 81歲的袁東湘老人堅持6年旁聽練習畫畫,,無論從體力上還是精神上,,都需要堅強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被同學們譽為“學習的榜樣”和“催人奮進”的標桿是毫不為過的,!但放眼全國,如此有“活到老,、學到老”鍥而不舍精神的老人并不少見,,比如有69歲的李文超老人北漂蹭課清華、有79歲的退休老人趙玲跑到交大和同學們一起上“國學課”,、有71歲的寇學東老人每天堅持早出晚歸自習考研究生,、有81歲老人堅持8年在武漢體育學院上法語課的等等,簡直數不勝數,。那么,,是什么讓老人們如此熱衷于上大學,、學知識? 按傳統(tǒng)觀點看,,一些老人,,尤其是高齡老人,完全沒必要走進大學課堂聽課,、學知識,,甚至是考學歷,一方面畢竟年事已高,,或已到了退休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或身體有恙,當靜養(yǎng)以延年益壽的時節(jié),,何必再自討苦吃,?另外一方面,即使老人們學有所獲,,也難有作為,,畢竟年老體衰,不可能再重新踏上社會重要崗位去發(fā)光發(fā)熱了,,何必多此一舉,?但老人們的執(zhí)著顯然超越了公眾世俗的看法,就學習動機而言,,有的老人是為興趣而來,;有的老人是為了彌補年輕求學的遺憾而來;而有的老人就是單純?yōu)榱顺鋵嵗夏晟疃鴣淼?,很顯然,大學校園是能滿足人的求知欲的,;是能學到知識的,;是能充實、豐富人的精神生活的,。 而反觀時下的大學校園,,有青年學子為了拿學歷而艱難熬日子的,有為了找份好工作而碩博連讀的,,有為了掙大錢而懵懂混日子的,,簡直花樣百出,一片浮躁之氣,,唯獨缺乏的是對知識本身的熱愛和“為了學習而學習”的純粹動機,。而針對校園內種種亂象,社會上也是批評聲不斷,,“讀書無用論”沉渣泛起,,有人歸結為“教育產業(yè)化”異化了教育機構的公益屬性,,帶壞了校風、沖淡了濃郁的學術氛圍,,更有人將矛頭直接指向整個教育體制,,期許“南科大”式的自主教育來拯救整個高校教育現狀,事實果真如此,?對比老人們的上進,、好學和執(zhí)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其實,,無論是批評青年學生們“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好,,還是責怪整個社會的不良風氣攪動大學校園的浮躁也罷,,現階段我國高校校園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否就該被“全盤否定”或質疑教育體制的根本呢,?81歲的袁東湘老人堅持6年旁聽學習就是最好的注解,,而老人的求進、奮進的精神至少給我們,、尤其是青年學子三點啟示:其一,,上大學是一個學習知識、增強才干的不二選擇,,無論文憑高低,、學校品等優(yōu)劣,讀大學學知識應當是青年學子唯一的,、核心的任務,;其二,大學校園是能夠滿足人的求知欲,、充實,、豐富個人的人生的,也許是自身專業(yè)不對口,、也許是自身學習出發(fā)點不純,,但不可因此就質疑、否定高校的教育,,以至于自暴自棄,;其三,對待校園中的種種亂象,,要用“一分為二”的矛盾觀點去看待,、去分析,更應從自身的立志著手,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純潔自身的學習動機,,必然會有所獲得并獲益終生。 “學霸爺爺”袁東湘老人是一個“催人奮進”的個例,,也是時下千千萬萬個進校園,、求上進的“活到老、學到老”的好學老人典型,,當然是時下浮躁高校中的一抹色彩,、一個激勵、鼓舞青年大學生的標桿,,但必須看到“學霸爺爺”幾年如一日堅持所折射出本質的一面,,“事實勝于雄辯”!我們的高校教育雖然有不少的問題存在,,但這是發(fā)展中的問題,,必然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的看待、去解決,,絕非悲觀者眼中般“不堪”,,當然還不算“完美”,這需要我們有充足的信心,,也需要進一步改革的勇氣,! |
相關閱讀:
- [ 02-25]“學霸”固可敬,宣傳應理性
- [ 11-20]并非都要走“學霸”走的路
- [ 11-03]“學霸”出游的功利“小灶”開不得
- [ 05-09]“學霸新娘”是文化理念的與時俱進
- [ 02-25]AP班“學霸班”的教改啟示
- [ 02-13]學霸未成富翁 焉能質疑學習的必要性,?
- [ 02-08]對“差生”和“學霸”要科學地評價
- [ 02-08]如何看待“學霸不如差生”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