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所長鄔志輝帶領團隊對全國9個省19個區(qū)縣的174所學校共7482名教師進行的農村師資調查顯示,,城市、縣城,、鄉(xiāng)鎮(zhèn)和村屯學校中,,教師的父親職業(yè)為社會中下層和底層者占總群體的比例分別為61.50%,、64.11%、72.46%和72.01%,,而教師的母親職業(yè)為社會中下層和底層者的占比分別為77.81%,、86.41%、90.04%和90.00%,。(3月9日《中國青年報》) 這樣的結果看起來也許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但仔細想想卻是在情理之中。毫不夸張地說,,“窮人的孩子當教師”是一面鏡子,,從另一個視角照出了這個社會某種現實,。 一是社會分工選擇層面存在不公。師范院校畢業(yè)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上學時一樣“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大學同學,,若干年后相聚,,其個人職業(yè)和父輩有著直接的關系,當官的兒子從政,,父輩有錢的孩子經商,,只有父母是農民或普通職工的同學仍然在堅守三尺講臺。 遺憾的是,,現在這種情形沒有根本緩解,。比如免費師范生政策,顯然只對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村學生更有吸引力,。而“不得報考脫產研究生”,、“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學任教”、“10年最低從教年限”,、“鼓勵畢業(yè)生到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qū)任教”等限制性規(guī)定,只會把這些窮人的孩子牢牢束縛在教師崗位上,。 二是教師這一職業(yè)的待遇不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是可以自由流動的,。教師之所以吸引不到高端家庭背景的人才,,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待遇不高,。雖然教師這一職業(yè)被人為地賦予了某種高尚的屬性,,但從世俗的角度看,教師仍然是社會地位較低,、收入相對微薄的職業(yè),。在公務員的灰色收入已經大大減少的今天,仍有大量教師想考公務員,,卻沒有一個公務員想考教師就是證明,。 “農村家庭的子女支撐起了中國農村義務教育這座大廈”,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公平的,。我們不懷疑出身底層的教師的敬業(yè)精神和業(yè)務能力,但現實的比較難免讓他們產生不平衡感,,進而影響到教育教學的過程,。更何況,這些教師自身的境遇,,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社會教材,。 想要實現“增強鄉(xiāng)村教師職業(yè)吸引力”這一公共政策目標,,首先就得打破只有窮人的孩子才當教師這一怪圈。而提高農村教師政治待遇和物質待遇,,增加他們的職業(yè)自豪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不二法門。 |
相關閱讀:
- [ 03-06]教師節(jié)改在孔子生日自然而然
- [ 03-05]農村教師待遇翻倍,,大學生就會搶著去
- [ 02-15]大學的使命與教師的職責
- [ 02-15]高校教師要有清醒政治頭腦
- [ 02-11]教師很爆裂,,鼓手當自強
- [ 02-10]教師切莫走上“腐化”的不歸路
- [ 02-09]天價“民轉公”嚴重違反教師法
- [ 02-06]師生同臺考試“練兵”為何讓教師們不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