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7日在中南海聽取蘭考縣委和河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他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突出抓整治“四風”問題,,做的是正本清源,、發(fā)揚傳統的工作。改進黨風政風有了一個良好開局,,但用達到作風建設的理想狀態(tài)來衡量還有差距,。做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段時間工作很關鍵,一定要敬終如始,、一鼓作氣,、善作善成,確?;顒尤〉脤嵭?。 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之源,,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是突發(fā)奇想,,也不可能淺嘗輒止,。只有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切實解決好“四風”問題,才能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魚水關系,。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黨員干部更有精神頭兒了,,群眾的掌聲多了,、怨氣少了,這就說明實踐活動確實見效了,。 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更何況教育實踐活動絕非百里之途,,不能因為初現效果就覺得可以刀槍入庫,,高枕酣睡。更需看到,,盡管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有章有法,可仍有一些黨員干部依然如故,、無關痛癢:不讓大吃大喝就轉到地下,,不讓興建樓堂館所就生米煮成熟飯,不讓大操大辦婚喪斂財就化整為零,,不讓給群眾臉色看干脆就不作為……總之,,你有政策,我有對策,;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存心和中央規(guī)定玩起捉迷藏了,。對此,,就不能姑息,也不能掉以輕心,。 應從思想深處高度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近年來,習近平三訪蘭考,。2009年4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專程到蘭考縣焦裕祿紀念園拜謁焦陵,并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今年,,習近平又去了兩次蘭考,分別是3月17日,、5月9日,。習近平為何把蘭考當作他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系點?如此密度訪問蘭考,,到底圖什么,?因為蘭考有個焦裕祿,今天我們需要焦裕祿精神,,需要像焦裕祿一樣為民辦事的黨員干部,。 還有一層深意在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不能虎頭蛇尾,,半途而廢,,“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并不長,但給我們留下這么多,,我們應該給后人留下些什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5月9日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改進作風要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能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影響活動健康發(fā)展,。要舉一反三,防止和避免活動走形變味,、做成夾生飯,。 除了善始善終,還應該高標準,。據報道,,蘭考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得比較扎實,有深刻認識,,有嚴格標準,,有具體抓手,有明顯變化,,干部“走讀”,、面子工程、庸懶散拖、靠關系辦事,、大吃大喝,、以權謀私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整改,。很顯然,,其他地方也應該以蘭考為鏡照一照自己,發(fā)現了多少問題,?發(fā)現后有沒有整改,?整改之后怎么辦?更重要的是,,僅僅不大吃大喝,、不以權謀私還不夠,這是為政的底線要求,,教育實踐活動要確立高標準或較高標準,,并嚴格按標準抓部署、抓落實,、抓檢查,。對于群眾來說,不僅希望黨員干部不貪不占,,更希望黨員干部兢兢業(yè)業(yè),,一心為公。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好不好,,不能自說自話,,或者不能止于自說自話,如果自我評價很高,,在群眾眼里是另一回事,,就不能說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好。習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開門搞活動,,讓群眾大膽提意見、評頭品足,,特別是對群眾提出的一些具體問題,,能夠解決的要抓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耐心細致做好解釋工作,,需要上級決策或制定政策的要及時反映,。誠然,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黨員干部是做表面文章還是真心為民,,群眾看得最清楚;黨員干部淺嘗輒止還是持之以恒,群眾最有發(fā)言權,。群眾的心是桿秤,,黨員干部做得好不好,群眾感受最真切,、評價最客觀,。 此外,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更需將成果規(guī)范化,,將責任常態(tài)化,將經驗制度化,。如果雨過地皮濕,,群眾會失望;如果朝三暮四,,群眾會找不著北,;如果換個領導班子就從頭再來,會事倍功半,。教育實踐活動開展這么久,,一定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對此就應該研究總結,、固化推廣有益的做法,,“把成功做法經驗化、零星探索系統化”,。 有人提出,,學習教育查擺問題是“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是“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是教育實踐活動中應該掌握的辯證法。新的起點應有高的追求,,堅守底線,,不斷超越,才能將教育實踐活動推向更有意義的高度,,也才能深孚民意,,夯實執(zhí)政根基。 |
相關閱讀:
- [ 07-22]習近平訪拉再顯中國擔當
- [ 07-18]習近平訪拉的“魅力攻勢”
- [ 07-04]樹立新的外交典范
- [ 06-13]領袖的青春歲月為何這般打動你我
- [ 05-14]順應時代潮流 促進和平發(fā)展
- [ 05-12]多維視角看中國
- [ 05-07]“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說給誰聽,?
- [ 05-06]習近平北大行深意何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