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眉山市丹棱縣建立暗訪監(jiān)督人員庫,,并組織開展暗訪監(jiān)督活動,。昨日,,丹棱縣紀委書記駱仕明透露,,像李開鵬這樣的“挑刺工”,,他們“秘密”選聘了40人,秘密名單只有兩個人知道,,即使‘單上有名’的人,,相互間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挑刺工。40名秘密“挑刺工”,,能否真的驅散干部作風“霧霾”,?(5月19日《華西都市報》) 為了驅散“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干部作風霧霾,,眉山市丹棱縣實施了以問題導向為原則,,請群眾模擬辦事,給干部“挑刺”,,并在全縣范圍公布于眾,,從而倒逼干部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的“挑刺工”行動,。新版“狼來了”給全縣干部帶來巨大壓力,,據說從前三次通報的效能滿意度測評結果看,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但是,新版“狼來了”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多向社會企業(yè)取經,。 就拿暗訪“挑刺”的創(chuàng)意來說,看似來自縣委書記的“頭腦風暴”,,其實,,不過是企業(yè)早已用濫了的客戶“暗訪”制度的翻版。早在2008年,,某汽車廠家就已經在打電話調查客戶滿意度的基礎上,,實行了客戶“暗訪制度”,即由廠家在客戶資料庫內隨機抽取某真實客戶,,并花錢雇傭該客戶到隨機抽取的某店進行車輛的維修保養(yǎng),,暗訪人員冒充家屬全程跟隨并錄音,然后,,根據錄音和接待服務流程標準對該店的服務進行打分,,用以督促4S店改進服務質量,。 看完企業(yè)的暗訪制度,我們回頭再看“挑刺工”行動,,是不是似曾相識,?實際上,這套“挑刺”系統(tǒng)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暗訪人員的挑選范圍存在不足。在黨政部門機關相互熟悉程度較大的情況下,,丹棱縣的“挑刺行動”居然用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做“挑刺工”,,這也太不講究了!筆者相信,,無論是不是“挑刺工”,,該領導去辦事,受到的接待也會是周到的,、一流的,,他所受到的服務并沒有代表性。因此,,“挑刺工”的挑選范圍,,絕不能局限于紀檢監(jiān)察、發(fā)改,、財政,、審計、記者等專業(yè)人員,,而要積極吸引普通群眾參與進來,,加大一般群眾的權重,避免自說自話,。 其次,,暗訪流程上存在不足。模擬辦事終歸只是模擬,,與實際辦事存在一定差異,。只是做業(yè)務咨詢,并不能完全測試出服務窗口的真實水平,,把暗訪進行到底,,就要實打實的辦真事、真辦事,。比如,,辦戶口遷移,就要找個群眾去真的辦戶口遷移,把辦事過程中所遇到的責難,、問題,、不足一一暴露出來,切實做到暗訪問責有的放矢,,真正提高“挑刺行動”的水平,。 最后,建章立制存在不足,。窗口單位的服務水平,,干部隊伍的工作作風,不僅與群眾切身利益活密切相關,,更關系到政府自身形象,,工作人員態(tài)度和藹不和藹,服務到位不到位,,工作合格不合格,,必須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來量化,不能讓暗訪人員憑感性打分,,而要用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要求來評價,,用規(guī)章制度驅散干部作風“霧霾”,,切實提高窗口單位的服務水平,,提高群眾滿意度。 企業(yè)的暗訪水平之所以高政府一步,,是因為企業(yè)知道顧客是他們的衣食父母,,要讓顧客高興、滿意,,他們才有飯吃,;政府機關之所以敢對群眾吆五喝六,吹胡子瞪眼,,是他們忘記了誰是他們的服務對象,。因此,筆者建議,,政府部門不僅要在暗訪制度向企業(yè)取經,,更要主動向企業(yè)學取“服務經”,學一學企業(yè)的競爭意識,、成本意識,、效率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執(zhí)行意識,,為群眾提供更熱情、更周到、更優(yōu)質的服務,。 |
相關閱讀:
- [ 05-20]“挑刺工”難免落入作秀窠臼
- [ 05-20]群眾才是最好的“挑刺工”
- [ 05-20]老百姓就是最好的“挑刺工”
- [ 05-20]“挑刺權”不妨多給群眾
- [ 05-20]談“刺”色變,大可不必
- [ 05-20]聘請“挑刺工”不如開門監(jiān)督有一查一
- [ 05-20]與其秘密挑刺,,不如廣開言路
- [ 05-20]“挑刺工”是神馬新“工種”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