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20萬起酒駕”凸顯社會文化之短
www.fjnet.cn?2011-12-08 12:08? 周明欣?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wǎng)12月7日報道:《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7個月來,,全國共查處酒后駕駛機動車20多萬起。這一數(shù)字雖然“較去年同期下降44.5%”,,但這也足以凸顯中國社會文化之短。 以我看來,,這20多萬起被查獲酒駕行為,,遠非真實酒駕數(shù)量的全部,甚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筆者生活在農(nóng)村,,當前,農(nóng)村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同時因為農(nóng)村警力薄弱,,加之線長面廣路況差,多集中在城市的警力很少能延伸到農(nóng)村去執(zhí)法,,在農(nóng)村地區(qū)發(fā)生的酒駕如果不導致交通事故,,被查獲的概率很小。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小城鎮(zhèn)及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已經(jīng)成為了酒駕的“重災區(qū)”,。從這個層面分析,全國真實的酒駕數(shù)量不知道要是20萬的多少倍,。即以20萬起來說,每月也有近3萬起,,這個數(shù)字也是“相當可觀”的,。 “酒駕入刑”后,醉酒駕車,、酒后駕車是赤裸裸的違法行為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酒駕呢?筆者以為,,這是我們酒文化過濫而又缺少汽車文化,,同時法律文化不完善所致。 很多人自覺不自覺地為中國悠久的酒文化而“陶醉”,。中國的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勸酒文化”,、“拼酒文化”。不光無酒不成席,,而且酒成了拉近感情最好的道具,,酒桌上,什么“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出血”之類的勸酒詞,,幾乎每個喝酒的人特別是酒桌上做東的人都可以張口來上幾句,似乎不讓客人喝得暈乎乎的,,就顯得主人小氣,、沒有面子。過量飲酒有害健康,,酒文化中的“勸酒文化”,、“拼酒文化”無疑是一種陋習,和文明社會格格不入,,應該予以摒棄,。和酒文化的悠久歷史相反,汽車文化在中國還缺乏根基,,亟需“補課”,。中國步入“汽車社會”的時間不長,酒后駕駛,、疲勞駕駛,、超速超載、闖紅燈,、隨意變道,、亂鳴喇叭、不知道禮讓行人甚至很容易“路怒”,,都是缺少車文化的表現(xiàn),,也是造成中國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甘肅正寧校車事故,,不就是一起典型的人禍嗎,? 法律文化在中國是一個矛盾體。中國的成文法雖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刑不上大夫”的特權傳統(tǒng)也是“古已有之”,;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雖不乏執(zhí)法如山的典范,但更多的老百姓處于“老爺說得準沒錯”,、官即是法的人治環(huán)境?,F(xiàn)階段,我國雖已確立了“依法治國”的方略,強調(diào)“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潛規(guī)則”從沒見消除,。以酒駕被查為例,有“身份”的人會掏出能表明自己身份的代表證或是其他證件,;“身份”不夠的人會掏出手機,,聯(lián)系自己有“身份”的朋友熟人,以期求得“法外特權”,。缺乏對法律的敬畏,、相信“潛規(guī)則”大于法律,也是很多人被送上“酒駕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酒駕入刑7個月以來,,酒駕數(shù)量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也和公安機關增加對酒駕行為的查處密度,、加大對酒駕行為的打擊力度有關,。而只有真正補上汽車文化和先進、完善的法律文化的“課程”,,杜絕酒駕才能成為人們的自覺,,同時,這也是通往社會和諧的一條捷徑,。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1]汝南酒駕案本不該釀成群體事件
- [ 11-01]獨立公正嚴懲警察酒駕更服眾
- [ 05-24]防止“酒駕入刑”成墻上畫虎
- [ 05-20]酒駕與爆炸的西瓜,,哪個更危險
- [ 05-18]高曉松被判刑:酒駕者能否放下酒杯?
- [ 05-16]高曉松 不能容忍的不是酒駕
- [ 05-03]吸煙比酒駕更致命
- [ 03-11]瞞報酒駕撞人事故 不只是媒體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