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維權”也需要有“制度保證”
zs-bk.com?2011-12-05 10:29? 武 潔?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昨天中午12時許,,漳州角美龍池燦坤的一些員工拉著橫幅,,排成兩排,站在燦坤2號門門口的公路上,,導致該路段廈門往漳州方向,,交通嚴重癱瘓。一個小時后,,該路段才恢復通行,。(《海峽導報》12月4日) 工錢被拖欠,工人的心情當然不難理解,,不過,,因此便拉橫幅堵路,導致交通擁塞,,如此“把張三的錯發(fā)泄在李四身上”,,顯然讓人無法恭維。事實上,,上街堵路本身甚至就是一種違法行為,,以違法方式來維權,也的確是不夠理智,。 應該說,,這些工人的過激做法,的確有些不妥,,欠薪通過勞動部門和信訪維穩(wěn)中心進行合法理性維權,,不要采取過激手段,也的確不失為維權的正道,。不過,,討薪外來工是不是真的天生就習慣于使用過激手段,是不是真的沒有通過正當渠道便直接上街堵路,,其實還應有進一步的調查才能得出結論,。在此之前,假如僅僅是就事論事,,并把問題和責任全部歸咎于討薪工人的行為過激,,恐怕并未真正從根本上化解導致群體性事件的根源,。 事實上,,對于這些討薪工人而言,假如不是無計可施,,恐怕也不會想到并最終采取“拉橫幅堵路”這樣極端的下下策,。然而,明明付出了勞動,,卻領不到報酬,,工人權益受損其實已不言而喻,,但是,工人們真的能夠通過合法途徑順利維權嗎,,可循的維權路徑的確是有,,但這些路徑走起來卻未必樂觀,讓相對弱勢的工人去和老板商量,,勝算其實并不大,,而相關勞動權益部門,很多時候也同樣未必靠不住,,對工人的維權訴求打官腔,,或是以各種理由拖拖拉拉,愛莫能助的,,也同樣不在少數(shù),,既然正規(guī)維權途徑不是經(jīng)濟成本太高就是時間成本耗不起,這個時候,,對于維權無望的工人們而言,,“上街堵路”這一把事情鬧大的險招,還真是極有可能成為最后一根稻草,。 曾經(jīng)聽到過一位警察的抱怨,,被欠薪的工人鬧事,勞動部門不出面,,欠薪的老板躲在后面,,卻讓我們警察去平息事件,根本就是找錯了“系鈴人”,。某種程度上,,當維權發(fā)展成為群體性事件,而勞動部門卻一無所知,,欠薪老板更是無關痛癢,,這本身其實就是十分不正常的現(xiàn)象,單方面要求工人去理性維權,,卻不對勞動部門的響應速度與維權職責加以明確的約束,,如此“理性維權”的確難免一廂情愿。而從事件最后通過協(xié)商,,約140名工人全部拿到了工資來看,,把事兒鬧大還真不失為維權的捷徑。 基于上述視點,,把事情“鬧大”,,制造群體性事件,竟然成為社會矛盾和糾紛的最終出口,,固然一定程度上說明當事人存在著法律意識的欠缺,,但與其全拿當事人的不夠理智和過激行為說事兒,,倒不如更多的去反思社會對于矛盾和糾紛的疏導渠道是否暢通。正如下水主管道的堵塞必然會導致污水四溢,,甚至殃及無辜,,確保維權通道的暢通無阻,才是防止群體性公共事件的對癥之策,。一言以蔽之,,“理性維權”也需要有“制度保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22]砸西門子冰箱莫淪為“維權秀”
- [ 11-21]面對砸冰箱維權,,西門子當清醒
- [ 11-15]設立對沖機制可應對“退房維權”
- [ 11-03]“被捐款”的支付寶用戶難以維權
- [ 10-31]個體維權還走在“創(chuàng)意維權”的老路上
- [ 10-26]紀委干部微博叫板縣委書記折射維權困境
- [ 10-25]遭業(yè)主沖擊,,開發(fā)商為何不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