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科研所副所長劉力云2日表示,截止去年底,,全國1164所地方高校大概負債2634.98億元,。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后,,銀行多次加息,高校還本付息壓力急劇加大,、財務風險不斷增高,。(7月4日《長江日報》)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就此指出,造成高校負債累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盲目擴張,,增地蓋樓,,造成大量的花費,。而為什么高校要盲目擴張?筆者以為,,更深層的原因或在于高校骨子里“栽下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的觀念作祟,,更在于各高校間基于辦學實力和效益的瘋狂比拼,同時也是上級主管部門對高校辦學條件達標評估的宏觀引領,。
高校高樓大廈有了,,相關軟實力卻難以配套跟進。這無異于廠礦企業(yè)只有廠房,、有設備,,卻沒有周轉資金。高校更因為“負債經營”,,必然造成高校對學生收費的高企不下,,必然加劇校、生之間的矛盾,,互相沒有好印象,。至于高校本該對就讀其間的學子們給予的有力、有效的回報,,本該施惠于生的福祉,,比如高校一些集體活動的經費擔負等等,自然都會強加于學生,,甚至因此掙得的經費,,也會被高校截留。
筆者不希望高校肥得流油,,但怎么也不該落得“負債經營”的尷尬地步,。這或許不難理解清華大學為什么要冠名真維斯樓了。一個字,,高?!案F”啊。
迄今為止,,內地11名省級和6名市級的高考狀元被香港大學用最高達48萬元港幣的獎學金“挖”走,,大部分將就讀文科專業(yè)。香港大學今年在內地擴大了招生范圍,,同時用900萬獎學金吸引內地尖子生(7月4日中國新聞網),。高考狀元放著家門口好端端的高校不上,偏偏舍近求遠,,向“南飛”,、向“外飛”,除了內地高?!扒R幻妗?,重效益,輕質量,重面子,,輕里子,,學術科研精神淪喪而外,沒有對拔尖人才的優(yōu)惠,、優(yōu)待的實力,,或是一條原因。
試想,,莘莘學子們上高校能夠不花家長一分錢,,本身就給剛剛邁入成年人門檻的他們帶來了較多的成就感、優(yōu)越感,,他們因之較早地體驗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更何況港大等海外高校更令其感到新鮮、刺激,,更有學習的激情,,有別于內地的生活境遇?
在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難以達到占GDP4%的當下,,高校如此負債經營,,讓人悲催和糾結。在生源面臨嚴重不足,,而大批內地學子皆向往海外高校的語境下,,高校背負著債務包袱,艱難前行,,更讓人恐慌,。
甚至有關部門即便給予“負債經營”的高校招生自主權,也會讓考生及家長警覺以待,。一旦社會上這份戒備心態(tài)涌動起來,,會要了國內高校的命。
- 2011-07-04高校負債
- 2011-06-28地方政府負債10萬億傳遞警示信號
- 2010-07-30“始終保持客流旺盛”的鐵道部咋負債萬億
- 2010-07-28負債已經超過萬億謹防鐵路投資釀風險
- 2010-03-25高負債將成為房企“難啃的骨頭”
- 2010-03-19要排除地方政府高負債“堰塞湖”
- 2010-01-26“負債造的星”是娛樂至死下的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