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銀行的服務項目收費問題再度引起圍觀。有媒體報道,,按照銀監(jiān)會,、央行和國家發(fā)改委要求,,從7月1日起,各大銀行34項人民幣個人賬戶服務收費項目將被叫停,。但是,,舊的收費項目還沒取消,,新的銀行收費項目卻紛至沓來。人們納悶,,為什么銀行收費項目越減越多,?
毫無疑問,銀行要從客戶的賬戶中劃走資金,,我們是不情愿的,。因此,有人就建議,,銀行在重大收費項目出臺時,,應該征詢下公眾的意見。作為銀行的顧客,,我們當然希望銀行能夠在出臺收費項目前征詢我們的意見,但問題是,,銀行愿意嗎,?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果是,作為消費者自然是樂意享受免費服務,,而銀行則是想方設法提高收入,。你的成本就是我的收益,銀行為何要把自己的利潤拱手相讓于客戶,?
另一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是,,以前免費提供的服務項目,為什么現在銀行卻要收費呢,?如招商銀行原本每月3次的ATM免費跨行取款現在只剩下1次,;光大銀行也發(fā)布公告,自今年6月1日起,,該行借記卡“個人短信通”正式開始收取3元/月的服務費,;而興業(yè)銀行也將從7月1日起,“對開戶滿3個月,,且3個月內賬戶日均余額小于300元(含)的人民幣個人活期存款賬戶”按3元/季度的標準收取小額賬戶管理費,。
銀行服務由免費變?yōu)槭召M的項目還有很多。也許有人會將其批評為銀行服務不以客戶為本位,,過于注重自己的利益,;或者批評相關監(jiān)管機構失職。這些指責聽起來似有道理,,但大都屬于情緒性的發(fā)泄,,沒有涉及到問題的根本——為什么過去可以免費,而現在不行,?難道絕大多數銀行的服務水平在一夜之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其實,,不是銀行業(yè)的服務水平發(fā)生了變化,而是經濟環(huán)境變了,。銀行作為營利性組織的性質一直沒變,,它想從我們口袋里拿錢的本性也一直沒變,但是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它現在越來越傾向于算計風險更小,、收益更穩(wěn)定的收費項目。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6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大中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一舉站上21.5%高位,,由此凍結了銀行資金3700多億元。銀行資金少了,,它可用于發(fā)放貸款的資金也就急劇減少,。對于中國的商業(yè)銀行來說,存貸差依然是其主要的利潤來源,。當其可用于放貸的資金減少之后,,該從何處找補回那些失去的利潤呢? “堤內損失堤外補”,,那些單次金額不高,、但是數量巨大且又沒有風險的服務項目就成了它的目標。別小看這些收費不高的項目,,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收益那是相當地驚人,。換句話說,,在銀行資金充裕的過去,它大可將這些服務免費提供給客戶,,但是一旦日子吃緊,,還是利益優(yōu)先,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就先擱置一邊去了,。
當然,,單純指責商業(yè)銀行通過存貸差來過日子似乎也太泛道德化了。因為在存貸利率沒有市場化,、銀行主體還不能自由設立的今天,,從經濟人的理性出發(fā),占有市場優(yōu)勢地位的銀行業(yè)吃存貸差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現在環(huán)境變了,銀行業(yè)能否吸取經驗教訓,通過金融創(chuàng)新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而不是僅僅通過壟斷性的服務收費來提高其收益呢,?
如果哪個銀行能夠在這個艱難的市場環(huán)境中,繼續(xù)堅持更多的日常免費服務,,而通過提供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的高附加值服務來達到其營利的目的,,那么,這樣的銀行在經濟環(huán)境好轉的時候,,也能夠比絕大多數靠存貸差過活的同業(yè)有更好的收益,。只有這樣,才能走出“銀行收費項目越減越多”的怪圈,。
(作者為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執(zhí)行院長)
- 2011-06-23銀行收費為何就像割韭菜?
- 2011-06-23銀行收費“越減越多”是被慣出來的
- 2011-03-24銀行收費項目7年增10倍背后是監(jiān)管缺位
- 2011-03-24銀行收費何必政府定價,?
- 2011-03-163000多種銀行收費剪不斷理還亂
- 2011-03-15銀行收費新規(guī)緣何難產,?
- 2010-12-10銀行收費新規(guī)難產 只因“領導太忙”?
- 2010-08-23銀行收費亂象期待公權能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