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評論:遏制銀行亂收費須回歸市場規(guī)則
按照銀監(jiān)會,、央行和國家發(fā)改委要求,,從7月1日起各大銀行34項人民幣個人賬戶服務收費項目將被叫停。然而,,記者日前對多家銀行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舊的收費項目還沒取消,部分銀行收費項目卻又出新招,,小額賬戶管理費,、短信通知費等層出不窮。(6月22日《信息時報》)
都說“摁下葫蘆浮起瓢”,,可眼瞅著7月1日大限未至,,34項銀行收費項目的“葫蘆”還沒被真正摁下,,新收費項目的“瓢”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浮出水面。實際上,,即將免除的34項收費對于銀行而言不過是“罰酒三杯”,,其中多數(shù)原本就不收費,或是日常很少涉及,,但即使這樣做做讓利惠民的表面姿態(tài),,銀行也是心不甘情不愿,非得搞個新馬甲把“損失”撈回來,。
你指東我偏往西,,你叫停收費我偏增加項目,銀行越來越像個叛逆的孩子,,一切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收費項目“越減越多”,是對相關部門監(jiān)管的公然抵制,,更是對廣大儲戶權益的肆意侵占,。這樣的驕橫霸道是不折不扣被慣出來的。
從2003年至今的7年間,,銀行收費項目由300多種猛增到3000多種,,增長了10倍,而諸如“100元存9年僅剩60余元,,銀行收費超利息”的新聞更是備受百姓詬病,。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夏績恩,,全國政協(xié)委員,、重慶市副市長吳剛等紛紛建議,取消屢遭各界質疑的收費項目,,明確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應當收費的具體服務項目,、基準價格和浮動幅度。然而,,銀監(jiān)會等三部門趕在“3.15”前下文取消34項銀行服務收費,,與其說是對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議案提案的積極回應,倒不如說是對全國消費者的應景敷衍,。對于這次“無關痛癢”的叫停,,輿論紛紛提出質疑,表達不滿,,相關部門卻充耳不聞,,無動于衷,再沒有半點回應。
由于銀行收費是2003年《商業(yè)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實施放出來的“老虎”,,社會輿論普遍認為“解鈴還許系鈴人”,,希望通過該辦法的修訂對收費項目加以規(guī)范。不過,,銀監(jiān)會等部門從2008年就開始醞釀新的《商業(yè)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歷經3年時間,才在去年磨磨蹭蹭地拿出征求意見稿,。更為吊詭的是,,除了在銀行業(yè)內部高調征求意見外,所承諾的“下一階段將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卻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作為銀行收費的直接利益相關者,廣大儲戶居然在價格管理辦法上沒有絲毫話語權,,令人匪夷所思,。而該辦法至今難產,更讓人懷疑是銀行因觸動利益而喊冤叫屈,,令相關部門心慈手軟,,瞻前顧后。
期間,,倒是有消息人士透露了辦法理念:“未來商業(yè)銀行收費定價將分為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以及市場調節(jié)價三個部分,其中90%項目都將屬于市場自主調節(jié)定價,?!痹谥袊慕鹑谛袠I(yè)競爭并不充分的背景下,這一政策的“大撒把”不僅有理念過于超前之虞,,更涉嫌為銀行亂收費變相洗白,。眾所周知,我國四大銀行的市場占比非常重,,因此所謂的市場定價極有可能成為壟斷定價,。去年,四大國有銀行紛紛上調同城跨行取款手續(xù)費,,引發(fā)多家股份制銀行跟風漲價,,已經證明銀行間很容易在多收費、亂收費的問題上達成某種默契,。一旦這種默契得到政策層面的默許和鼓勵,廣大公眾完全沒有用腳投票的權利,。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銀行亦是如此,,被慣壞了就只能躺在壟斷的地位上坐享收費漁利,,不去想如何拓展金融業(yè)務提高生存技能,,一旦“鯰魚”進來勢必一擊即潰。相比之下,,法國對待銀行亂收費的做法值得好好學習,。去年9月,法國競爭事務監(jiān)察總署因11家銀行共謀對聯(lián)行支票和其他服務進行不正當收費,,對其處以3.849億歐元罰金,。有時候,嚴管未必是壞事,,關上一扇強取豪奪的門,,才能打開另一扇經營有道的窗。
- 2011-03-24銀行收費項目7年增10倍背后是監(jiān)管缺位
- 2011-03-24銀行收費何必政府定價,?
- 2011-03-163000多種銀行收費剪不斷理還亂
- 2011-03-15銀行收費新規(guī)緣何難產,?
- 2010-12-10銀行收費新規(guī)難產 只因“領導太忙”?
- 2010-08-23銀行收費亂象期待公權能介入
- 2010-08-12和撤銷銀行收費叫哪門子的真呀,?
- 2010-07-26銀行收費暴漲底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