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進與公眾的溝通,,化解“誤會”,, 維護良好形象,,央企也開始聘請一些輿情機構甚至公關公司為其服務,。據(jù)知情人士透露,,在輿情監(jiān)測和應對媒體方面,,央企的投入并不少,,少則一年投入數(shù)百萬元,,多則投入上千萬元,。(6月15日《新京報》)
但凡有愛美之心的人,,再寒酸,在形象上那也是不會馬虎的,。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寒酸至此,但要向外人展現(xiàn)出其儒家風范,也還是要長袍著身,。當然平日光鮮照人的明星,,那就更加看重自己的形象了,一有緋聞,,立馬站出來回應,,想方設法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人如此,,企業(yè)也會如此,。畢竟一個企業(yè)的形象,往小的講,,關系到企業(yè)品牌,,往大的講,還關乎企業(yè)存亡,。身陷各種丑聞而不可自拔的央企們,,動輒投入數(shù)百萬,用于企業(yè)形象“維護”,,似乎合情合理,。但如果細究下去,就能發(fā)現(xiàn),,央企所謂的維護形象,,其實是違背常識的。
維護形象,,顧名思義,,就是要繼續(xù)維持并保護好之前存在的好形象。這就有一個前提,,其形象應一直是良好的,。只有這樣,才堪稱維護形象,。那么我們的央企是不是一直有口碑呢,?長期以來,很多央企就不存在好形象,,近期央企負面新聞纏身不斷,,甚至還有媒體給央企開出了四大病因。這說明央企已經(jīng)病怏怏了,,甚至疾在腠理,,形象已經(jīng)不健康了。如果著眼點還是維護,,那就是花再大的本錢,,那也只會是形象還是病怏怏的,。
遺憾的是,主司央企管理的國資委對長期處于病態(tài)的央企似乎并未有明確的認識,,還在為央企挨罵抱不平,,據(jù)說很多央企領導對遭遇公眾詬病也是抱怨不已。外界罵聲不斷,,內部卻自我欣賞,,找不到問題癥結所在,在給力的向度上南轅北轍了,,花再多的錢,,那也是沒有效果的,。
從知情人士透露的情況看,,所謂的形象維護只是在媒體公關和輿情監(jiān)測上下功夫而已,這樣就危險了,,從之前曝出的丑聞來看,,大多是因“好事”媒體的曝光而起,形象一點地說,,媒體擔負起診斷央企病理的醫(yī)生功能了,,如今花大價錢,居然用在了賭注醫(yī)生的嘴巴上,,以后恐怕連自己的毛病都沒法知道了,。永遠不愿低下高傲的頭,自然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如今還不許別人指出來,,這只不過從原來的自欺欺人發(fā)展掩耳盜鈴而已。
央企現(xiàn)在要做的,,不是維護形象,,而是要重塑形象。重塑形象,,就必須要“練好內功”,,認清央企的定位和社會功能,杜絕負面新聞的發(fā)生,,不要再犯了眾怒,,才能真正有好形象。
- 2011-05-25央企薪酬違規(guī)背后的監(jiān)管漏洞
- 2011-05-24央企利潤并非越多越好
- 2011-05-24參與保障房建設的央企應少打小算盤
- 2011-05-23央企海外“天價學費”不能反復交
- 2011-05-23打造“陽光央企”不能淪為口號
- 2011-05-23道德訓令管不了央企浪費
- 2011-05-21央企濫發(fā)福利,,不能再“慣”著
- 2011-05-10退休官員任央企獨董要“獨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