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推進,出租車服務蓬勃發(fā)展,。最初只要有車,、會開,就能從事出租車經營,。隨著個體出租車從業(yè)者數量持續(xù)增加,,政府有形之手也開始取代市場無形之手。以“規(guī)范管理”為目標,,政府開始進行出租車牌照的行政審批,,設立行業(yè)準入的行政限制。
隨著出租車牌照變?yōu)樾姓卦S下的壟斷經營權,,并被管制者限制在較低的數量水平,,牌照變得炙手可熱。上世紀90年代經濟快速發(fā)展導致的出租車需求攀升,,及國有企業(yè)大規(guī)模關停并轉帶來的大量急需轉移的勞動力,,共同促發(fā)了出租車經營利潤提升和牌照價格飛漲。憑借與管制者密切的利益關系,博弈能力強大的公司所有者們成為出租車特許經營牌照的有力爭奪者,。公司群體希望以“公司化”方式,,從個體經營者手中奪取出租車經營權,,從而成為“公司制”重要推動者,。
出租車經營“公司化”的基本結果,是個體經營者的經營權以多種方式被剝奪,。擁有形式上的經營權,、未曾實際投資的公司,迅速將其“個體經營者將在未來持有牌照”的“承諾”收回,;曾費血本購買汽車的司機,,被無償取消經營資格,牌照重新收歸公司,。而那些本來擁有個體牌照的車主:要么被告知牌照有期限,,需到期收回;要么被強制掛靠公司,,再逐漸通過“掛靠合同”,、“合作合同”等合同條款的變化,被逐步剝奪經營權,;尚未推行此類政策的地區(qū),,其車主群體也難保不在未來遭受此番劫難。
掛靠型公司,,幫助司機代收代繳各項規(guī)稅費,,以此項服務收取司機幾百至數千元不等的掛靠服務費,沒有其他任何職責,。對司機來說,,向公司繳費和向管理部門繳費沒有任何區(qū)別,絲毫不會降低成本,。公司化經營的企業(yè)呢,?大多利用租車司機交納的風險抵押金作為首付購置新車,再利用此后不斷收取的租金(份兒錢)償還購車款,。利用租車司機交納的每月租金,,企業(yè)租用場地、雇傭員工,、賺取特許牌照產生的壟斷利潤,,也可能象征性用一部分份兒錢給司機發(fā)補貼、上保險,。實際上,,企業(yè)層面一切成本對行業(yè)整體來說不具任何意義,。運營、修理,、保險,、繳稅全可由個體司機自主承擔。據我們掌握的公司運營詳細資料,,北京某家出租車企業(yè)獲得的全部收入,,除返還給司機和交納相應規(guī)稅費外,其總收入的62.7%都是從行業(yè)中榨取的壟斷利潤,。
出租車牌照特許經營使行業(yè)內所有從業(yè)者都成為壟斷利益受益人,。由于公司具有特別的強勢地位,無論市場環(huán)境如何,,都能輕而易舉收取份兒錢,。行業(yè)中潛在的競爭力量和不利因素就完全由個體車主和租車司機承擔。
一旦數量管制破除,、行業(yè)準入開放,,出租車數量和價格將通過市場機制調節(jié),行業(yè)利潤將回歸正常水平,。特許牌照不復存在,,經營權不再稀缺。如此,,經營權將不再是各方爭奪的焦點,,壟斷經營者的消失也將使不當的利益訴求成為歷史。數量管制破除也必將引發(fā)價格管制放松,,讓價格趨向正常的市場水平,。而質量管制的加強和服務質量的提升,才是管制者應關注的重心所在,。
改革困難,?阻力巨大,?誠然,,利益集團和壟斷受益者的阻力在所難免。但是,,若不及早改弦更張,,必將步步趨向深淵。
(本文摘編自《中國改革》 2011年第5期,,作者為傳知行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 2011-04-25出租車調價并非唯一選擇
- 2011-02-25只要部門給力,,何愁出租車亂象?
- 2011-02-21出租車調價并非唯一的選擇
- 2011-01-13鄭州出租車為何集體停運
- 2010-06-22突破既得利益集團阻力從出租車運營著手
- 2010-05-10出租車安裝GPS怎么會侵犯乘客隱私權
- 2010-05-07泉州出租車不打表需嚴懲管理不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