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糾風辦是被下級部門糊弄了?還是在糊弄國務院糾風辦,?”一位名叫王金伍的“公路三亂”投訴人表示,,陜西省糾風辦近期向國務院糾風辦提供了5份內容幾乎完全一致的“辦結”回復,而事實上其中被投訴的問題都沒有真正“辦結”,,甚至連調查和溝通都沒有,。(3月19日《中國青年報》)
其實這類“萬能回復”很常見,在信訪案件中經常出現(xiàn),,一些人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只是沒有引起社會的關注罷了,。正因如此,,各地經常發(fā)生一些信訪人屢次重復信訪的案件。
不可否認,,從表面上看,,“萬能回復”是有關部門敷衍塞責,是下級騙上級,、是下級造假的結果,,責任全在下面,與上級部門毫無關系,,下級政府就是徹頭徹尾不負責任的部門,。
然而,,透過現(xiàn)象不難發(fā)現(xiàn),“萬能回復”的誕生,,根子不在下級,,不在基層,而在上面,,是上級部門的不負責任,,是上級部門的行政不作為和推諉制造了“萬能回復”,而不是下級的不負責任和欺騙,,“萬能回復”的板子不能只打在下面,。
老百姓跑到上級部門信訪或舉報,說明群眾對下級部門不信任,,不信任和不愿意下級部門處理,,或者對下級部門之前的解決和答復很不滿意,希望上級部門直接進行解決和給予答復,。換言之,,從切實解決問題的角度說,面對信訪群眾,,受訪部門應當直接了解情況,進行解決,。但是,,上級部門往往由于管轄范圍廣,人手不足的實際困難,,加上上級部門一些領導干部本身水平就比較低,,根本不會處理問題,由此面對信訪,,采取的措施不是自己親自參與解決和處理問題,,而是將投訴信向下級轉批,要求下級部門處理和結果,,結果是一級一級往下轉,、往下批,最終處理的部門是信訪人已經很不信任,、不滿意的部門,,甚至就是信訪人信訪投訴的對象。
在這種情況下,,直接參與解決的部門,,由于可能多次已經與信訪當事人接觸過,多次給予了處理和答復,,但是沒有得到信訪人的接受,,使得處理問題的部門認為再怎么處理已經沒有意義和效果,。其次,信訪人越級信訪,,給下級部門帶來一定的壓力,,進一步加深了下級部門對信訪人的意見,再者,,信訪人到上級部門信訪,,按道理應當是上級部門自己處理,但是上級部門依仗是上級部門,,是領導,,就行政不作為,將問題全部轉回下級部門,,順便批評下級部門,,使得下級部門對上級部門的這種不作為做法很有不滿。在這兩種力量綜合下,,下級部門接到上級轉發(fā)的信訪信件,,采取的對策只有一個,就是不再處理,,直接制造一份“萬能回復”應付上級部門,,忽悠上級部門。
其實上級部門面對下級部門的忽悠和欺騙而不知,,就足以說明上級部門的負責人和行政不作為,。可以說,,與其批評下級部門欺騙上級部門,,不如直接批評上級部門自身的行政不作為,不重視群眾信訪,。
- 2011-03-04“及時回復”與“自動回復”差的不是倆字
- 2011-02-23領導信箱“機器式”回復當戒,!
- 2010-12-21官網(wǎng)的忽悠式回復乃習慣使然
- 2010-07-26草擬“騎馬上班”回復,歡迎有關部門抄襲
- 2010-01-14政府回復“繞著走”有何不可,?
- 2009-12-08教育部,,刪回復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 2008-09-28最牛政府回復漠視公民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