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坊臨朐縣一初一學生死在宿舍后面的溝里。對于學生的身亡,,校方堅稱是一起意外事故。有知情人則稱,,孩子被老師罰站,,而老師忘記這回事,最終孩子凍死在寒夜里,。
“死得很安詳,、舒坦,臉上沒有痛苦”,,這是學校老師對被罰站凍死的學生的描述,,這是何等殘酷的表達。先不論學校以及老師在孩子死亡過程中,到底有沒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僅僅從這樣的解釋中,,我們足以讀到一份冷森森的寒意,冷至有如這個孩子死亡當天晚上的溫度:零下十幾度,。
我們或許可以對一些視礦難如常的黑心礦主的人性,,失去起碼的信任。但是,,教育,,恰恰是拯救人性的基本方式,它讓人性盡可能地抑制逐利,,滋養(yǎng)溫情與敬意,。
遺憾的是,我們這種收縮到底線的對人性的信任,,卻遭遇了臨朐縣這所中學以及相關老師的猛擊——對一名繽紛花季且充滿無限夢想的14歲孩子的慘然逝去,,沒有任何肝腸寸斷的憐憫,也沒有絲毫痛徹心肺的惋惜,,更沒有一點未盡師道的懺悔,,而是把這種人間悲劇描述得“凄美無怨”。
而設若知情者的爆料是事實,,那此次事件中,,師德淪陷堪稱“決堤”。暴力,、罰站,、喝酒、死亡……這些刺痛人視覺神經(jīng)的詞語聚集到一起,,成為一個花季生命猝然逝去的“致命殺手”,,一定程度上用不著再從《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條文中,去條分縷析地判斷種種行為的當與不當,。如果說法律是社會的剛性底線,,那么道德則是社會的柔性底線,法律所禁止的必然傷及道義,,而法律所觸及不到的,,卻未必合乎道義公論。
設若爆料就是真相,,那么相較于一個寧肯被活活凍死而對老師言聽命從的孩子,,教育以及教育者應該捫心自問,應該深深反省,,應該知恥,,因為受教育者對教育的尊重,讓任何沒有愛心的冷酷教育,都顏面掃地,。
這并不是一個錯綜復雜的案件,,所以我們寄希望于當?shù)鼐缴踔了痉ㄔ軌虮M快給世人一個真相,,既安撫匆匆凋謝的花季生命,,又拯救和純潔教育的人性。
- 2009-12-23“死得很舒坦”
- 2009-12-23跨年度雷詞――死得很舒坦
- 2009-12-18不能讓教師失去安全感
- 2009-12-16教師績效工資如何落袋為安
- 2009-12-11教師喜帖的背后藏著權力魅影
- 2009-11-30女教師自罰暈倒,,不是“瘋子”是“守信”
- 2009-11-30教師遲到自罰
- 2009-11-30教師蹲下去 形象“站”起來
- 2009-11-19代課教師與病危教授,一聲嘆息之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