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研究,,會有助于解開疾病之謎,,解答人為什么會生病、生病后如何治療更有效等問題,。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人將會享受到基因組技術帶來的一系列成果:醫(yī)療成本降低、治愈率提升,、死亡率下降,。”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主任黃薇告訴記者,。 黃薇從事的是“基因組學和分子遺傳學在人類疾病中的應用研究”,形象地說就是通過破譯基因組序列的密碼來解讀生命玄機,,為防病治病做貢獻,。 乍一聽很神秘,細細了解,,其實很清苦:要從上萬個樣本的實驗中獲取關鍵數(shù)據(jù),,需得耐得住寂寞。眼前的黃薇,,有著南方女性的溫婉,,骨子里卻極為堅韌,。 十多年來,黃薇扎根基因研究領域,,帶領她的團隊承擔完成了三十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建立了一系列國際前沿的遺傳多態(tài)性研究技術平臺,參與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圖譜構建計劃,,圍繞中國人易患的心腦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疾病,,從中國人的多發(fā)疾病著手,,開展遺傳變異和早期診斷以及個體化治療等系統(tǒng)性研究,并取得突破性進展,。 黃薇回憶,,與基因結緣始于1989年。那年,,她在上海瑞金醫(yī)院血液研究所做研究生,,既是師兄師姐又是她后來博士階段導師的陳竺夫婦剛從法國求學歸來,帶領黃薇進行白血病分子生物學研究,。自此黃薇與疾病分子研究結緣,,并最終使她與基因結下不解之緣。 1998年,,在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先生的呼吁下,,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在滬成立,中心主任由白血病研究領域的權威科學家陳竺擔任,,黃薇也被陳竺“挖”到中心來,。 就此黃薇成了中國基因組研究的第一批“開路軍”之一。當時面臨的問題是,,基因組研究在國外已經(jīng)漸趨火熱,,但在國內(nèi)尚是一片空白。面對國際前沿技術,,中國要從無到有,,快速建立起自己的技術體系。 時間緊,、任務重,,那時候黃薇只能邊學邊建邊干,每天狂啃技術理論文獻,,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刁鉆的實驗、枯燥的計算,黃薇迎難而上,,夜以繼日地泡在實驗室中,,每天處理幾百萬個關鍵數(shù)據(jù);用現(xiàn)學的分析方法獲得科學發(fā)現(xiàn),,嚴謹?shù)厮伎疾⒁淮未悟炞C,,這需要集思廣益,更需要經(jīng)得住失敗的考驗,。用黃薇的話說,,這是搭積木式的累積,每一步每一點成績,,對研究進展都至關重要,。 從1998年到2013年,短短15年時間,,黃薇參與的中國基因研究團隊,,從零開始,艱苦奮斗,,硬是讓中國的基因科學在世界前沿占有一席之地,,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某些領域(比如白血?。┑难芯克竭b居世界前列,。 |
- 2013-10-13近10年國家科技3大獎中高校獲獎率占64.8%
- 2013-10-13一座沒有圍墻的養(yǎng)老院 杭州科技養(yǎng)老“觸”手可及
- 2013-10-13美歐頑固堅持對華軍事科技禁令 被批不合時宜
- 2013-10-12北京僑辦引導海外僑界科技力量 助推科技北京建設
- 2013-10-12我國以“先發(fā)后審”機制促進科技論文創(chuàng)新